媽媽幫嬰兒剪指甲的簡易方法
新生兒編輯
健康萬事通
新生兒編輯
健康萬事通
給嬰兒剪指甲可采用溫水浸泡、專用工具、固定姿勢、分次修剪、檢查邊緣等方法。嬰兒指甲薄軟易傷皮膚,需特別注意操作安全。

剪指甲前用40度溫水浸泡嬰兒手指3分鐘,軟化指甲降低修剪難度。浸泡后擦干雙手,避免因濕滑導(dǎo)致工具脫手。此方法特別適合新生兒及指甲較硬的嬰兒,能減少修剪時指甲劈裂概率。
選擇前端圓鈍的嬰兒專用指甲剪或電動磨甲器,避免使用成人指甲刀。嬰兒指甲剪通常帶有放大鏡和LED燈設(shè)計,便于觀察細(xì)微的甲床邊界。電動磨甲器可自動磨平棱角,但需注意選擇靜音款避免驚嚇?gòu)雰骸?/p>
讓嬰兒平躺或由另一人環(huán)抱固定,握持手指時用拇指食指捏住指腹而非指尖。可選擇嬰兒熟睡時操作,或通過玩具、兒歌分散注意力。固定姿勢能防止突然動作造成誤傷,尤其避免剪到甲床周圍皮膚。

每次修剪不超過1毫米,分3次完成單枚指甲的修剪。先剪中間再修兩側(cè),保持指甲平直弧度。若發(fā)現(xiàn)指甲邊緣有毛刺或尖銳處,應(yīng)立即用磨甲板打磨。分次操作能更好控制修剪長度,避免一次性剪得過深。
修剪后用指腹觸摸指甲邊緣,確認(rèn)無尖銳棱角。可輕刮絲襪測試,若勾絲說明仍需打磨。重點(diǎn)檢查大拇指和食指指甲,這兩個部位最易抓傷面部。建議剪完后涂抹嬰兒潤膚霜,保持甲周皮膚滋潤。

建議選擇白天光線充足時操作,使用后及時清潔消毒修剪工具。若不小心造成輕微破皮,可用無菌紗布按壓止血,無須特別包扎。嬰兒指甲生長速度較快,手指甲每周需修剪1次,腳趾甲每2周修剪1次。如發(fā)現(xiàn)指甲異常增厚、變色或甲周紅腫,應(yīng)及時就醫(yī)排查真菌感染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