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受涼吐奶怎么辦才好呢

寶寶受涼吐奶可通過調整喂養(yǎng)姿勢、控制單次奶量、拍嗝排氣、腹部保暖、遵醫(yī)囑用藥等方式緩解。受涼吐奶通常由胃腸受寒刺激、喂養(yǎng)不當、胃食管反流、腸道功能紊亂、感染性胃腸炎等原因引起。
哺乳時保持寶寶頭高腳低45度傾斜,避免平躺喂奶。喂奶后豎抱20分鐘有助于減少胃內壓,母乳喂養(yǎng)需讓寶寶完全含住乳暈。奶瓶喂養(yǎng)應選擇適合月齡的奶嘴孔徑,避免流速過快導致嗆奶。受涼后胃腸蠕動異常時,可嘗試半坐位姿勢喂養(yǎng)。
受涼期間將單次喂奶量減少三分之一,增加喂養(yǎng)頻次至8-10次/日。配方奶喂養(yǎng)者按體重每公斤100-120毫升計算全日總量,分次給予。避免過度喂養(yǎng)加重胃腸負擔,吐奶嚴重時可暫停喂養(yǎng)1-2小時觀察?;謴推谥饾u增加單次奶量至正常水平。
每喂5-10毫升奶后暫停拍嗝,采用豎抱拍背法:一手托住寶寶臀部,另一手呈空心掌由下向上輕拍背部?;蜃寣殞氉诩议L大腿,前傾30度輕撫背部。拍嗝時間持續(xù)3-5分鐘,直至排出吞入的空氣。吐奶后需重新拍嗝再繼續(xù)喂養(yǎng)。
使用40℃左右暖水袋隔毛巾熱敷腹部10分鐘,每日2-3次。穿著連體衣或護肚圍避免臍部受涼,睡眠時加蓋輕薄的棉質腹圍。按摩時順時針輕揉腹部促進腸蠕動,避開剛進食后的時段。環(huán)境溫度建議維持在24-26℃,避免穿堂風直吹。
細菌性腸炎可遵醫(yī)囑使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調節(jié)菌群,輪狀病毒腸炎可用蒙脫石散保護腸黏膜。胃食管反流可短期使用西甲硅油乳劑減少泡沫,腸痙攣適用顛茄口服溶液緩解平滑肌痙攣。用藥需嚴格按體重計算劑量,避免與奶液混合服用。
家長需每日記錄吐奶次數、性狀及伴隨癥狀,出現噴射性嘔吐、血性嘔吐物、尿量減少、精神萎靡需立即就醫(yī)?;謴推谖桂B(yǎng)應選擇低乳糖配方奶或母乳前段奶,避免高脂難消化食物。保持寶寶口鼻腔清潔,吐奶后及時側臥防止誤吸。注意觀察體重增長曲線,持續(xù)吐奶超過3天或體重下降需兒科評估是否存在幽門狹窄等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