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變的前兆
婦科編輯
醫(yī)顆葡萄
婦科編輯
醫(yī)顆葡萄
子宮內膜癌變的前兆可能表現(xiàn)為異常陰道出血、陰道排液、下腹疼痛、貧血癥狀以及體重下降等。子宮內膜癌可能與長期雌激素刺激、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遺傳因素等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月經紊亂、絕經后出血等癥狀。建議出現(xiàn)相關癥狀時及時就醫(yī),通過婦科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活檢等方式明確診斷。

異常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早期癥狀,多表現(xiàn)為月經周期紊亂、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或絕經后陰道出血。非月經期出血或性交后出血也需警惕??赡芘c子宮內膜增生、息肉或癌變有關。若出血伴隨血塊或持續(xù)時間超過7天,建議盡早就醫(yī)進行陰道超聲或宮腔鏡檢查。常用診斷藥物包括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等激素類藥物,但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陰道排液可能為血性、漿液性或膿性,早期可能僅為少量分泌物,晚期可出現(xiàn)惡臭排液。排液量突然增多或顏色異常需引起重視。可能與子宮內膜感染、腫瘤壞死或合并宮頸病變有關。建議進行白帶常規(guī)檢查、HPV檢測及宮頸細胞學篩查。治療需根據病因選擇,如甲硝唑陰道泡騰片、保婦康栓等,但排除惡性病變前避免自行用藥。
下腹隱痛或墜脹感可能在癌變中晚期出現(xiàn),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活動或性交后加重。若合并宮腔積膿可出現(xiàn)劇烈腹痛伴發(fā)熱。需與盆腔炎、子宮肌瘤等疾病鑒別。建議進行盆腔MRI或腫瘤標志物CA125檢測。疼痛緩解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但根本治療需針對病因。

長期慢性失血可能導致面色蒼白、乏力、心悸等貧血表現(xiàn),血紅蛋白低于110g/L需警惕。可能與腫瘤消耗、營養(yǎng)不良或骨髓抑制有關。建議檢查血常規(guī)、鐵代謝指標,必要時補充琥珀酸亞鐵片或葉酸片,但需先排除消化道出血等其他病因。
短期內體重下降超過5%且無明確原因需警惕惡性腫瘤消耗??赡馨殡S食欲減退、低熱等全身癥狀。建議進行全身PET-CT檢查排除轉移。營養(yǎng)支持可選用腸內營養(yǎng)粉劑,但需在營養(yǎng)師指導下制定個體化方案。

預防子宮內膜癌變需控制體重、規(guī)律運動、避免長期使用雌激素類藥物。建議每年進行婦科體檢,包括盆腔超聲和宮頸癌篩查。存在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者應嚴格控制血糖血壓。絕經后婦女出現(xiàn)任何陰道出血均應及時就診。保持外陰清潔,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選擇棉質內褲并每日更換。飲食注意增加蔬菜水果攝入,限制高脂肪食物,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