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藥發(fā)胖是怎么回事

吃中藥發(fā)胖可能與藥物成分刺激食欲、代謝調節(jié)異常、水鈉潴留、脾胃功能失調或激素類成分作用等因素有關。中藥引起的體重增加通常可通過調整用藥方案或配合飲食運動改善。
部分補益類中藥如黃芪、黨參含多糖成分,可能通過調節(jié)胃腸激素分泌增強饑餓感。此類情況建議減少高熱量食物攝入,增加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水果,同時與醫(yī)生溝通調整方劑配伍。
滋陰補腎類中藥如熟地黃可能影響脂肪代謝酶活性,導致脂質分解減緩。長期使用可能出現體脂率上升,需定期監(jiān)測腰圍和體重指標,必要時聯合山楂、荷葉等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藥配伍。
含甘草的中藥復方可能引發(fā)假性醛固酮增多癥,導致體內水分滯留。表現為面部四肢浮腫伴體重短期內增加,可通過限制鈉鹽攝入、配合茯苓等利水滲濕中藥緩解。
健脾類中藥過量使用可能造成胃腸蠕動亢進,營養(yǎng)吸收過度。常見于含白術、蒼術的方劑,需調整用藥劑量并避免過度進食精制碳水化合物。
某些動物類藥材如紫河車含天然性激素,可能干擾內分泌平衡。此類情況需立即停用相關藥物,并檢測性激素六項指標,必要時轉診至內分泌科治療。
服用中藥期間建議每日固定時間稱重并記錄飲食情況,發(fā)現體重異常增長時及時復診??膳浜习硕五\、太極拳等溫和運動促進代謝,飲食上控制精米白面攝入量,增加全谷物和優(yōu)質蛋白比例。避免自行增減藥量或突然停藥,所有調整均需在中醫(yī)師指導下進行。若伴隨心悸、水腫等癥狀需排查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