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腳后跟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內科編輯
健康陪伴者
內科編輯
健康陪伴者
兒童腳后跟疼痛可能由生長痛、跟骨骨骺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外傷等因素引起。

多見于3-12歲快速生長期兒童,因骨骼生長速度超過肌肉肌腱拉伸能力,導致跟骨附著點牽拉性疼痛。表現(xiàn)為雙側腳跟間歇性鈍痛,夜間或運動后加重,熱敷按摩可緩解。通常不需特殊治療,建議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避免劇烈運動。
8-14歲兒童常見,因跟骨骨骺(生長板)反復受牽拉導致無菌性炎癥。疼痛集中于腳跟后下方,按壓跟腱附著點明顯,可能伴隨局部腫脹。需減少跑跳活動,穿戴緩沖鞋墊,嚴重時需短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
因足弓發(fā)育異?;蜻\動過量導致足底筋膜跟骨起點處勞損。晨起第一步疼痛明顯,活動后減輕??赏ㄟ^拉伸訓練、矯形鞋墊改善,避免赤足行走。可能與過度肥胖或扁平足有關。

運動時跟腱反復摩擦跟骨引發(fā)炎癥,常見于籃球、體操等需頻繁起跳的兒童。疼痛位于腳跟后方,伴隨跟腱增粗和壓痛。需停止引發(fā)疼痛的運動,采用冰敷和離心訓練康復。
包括跟骨骨裂、軟組織挫傷或異物刺入等急性損傷。疼痛突發(fā)且局限,可能伴瘀斑或行走障礙。需及時影像學檢查排除骨折,輕微傷可制動休息,嚴重損傷需骨科干預。

建議選擇透氣緩震的運動鞋,每日溫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huán),控制體重減輕足部負荷。若疼痛持續(xù)超過2周、夜間痛醒或伴隨紅腫發(fā)熱,需排除感染性關節(jié)炎、骨腫瘤等嚴重疾病。生長發(fā)育期兒童應保證每日600ml牛奶攝入,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避免長時間穿著硬底鞋。運動前后做好足部拉伸,推薦跳繩、游泳等低沖擊運動替代跑跳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