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缺乏葉酸時常見的5種癥狀
婦產科編輯
健康科普君
婦產科編輯
健康科普君
身體缺乏葉酸可能導致貧血、疲勞、口腔潰瘍、認知功能下降和消化問題,及時補充葉酸或調整飲食可改善癥狀。葉酸缺乏常見于飲食不均衡、吸收障礙或孕期需求增加等情況,需通過血液檢測確診。

1. 貧血
葉酸參與紅細胞生成,缺乏時易引發(fā)巨幼細胞性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乏力。血紅蛋白合成受阻時,氧氣運輸能力下降。建議每日攝入400微克葉酸,動物肝臟、菠菜、蘆筍含量豐富,嚴重者可服用葉酸補充劑(如斯利安、美天健、惠氏瑪特納)。
2. 持續(xù)疲勞
能量代謝需要葉酸參與,缺乏時細胞供能不足導致嗜睡、倦怠。合并維生素B12缺乏會加重癥狀。全谷物、雞蛋、橙子可作為日常補充來源,復合維生素片(善存、21金維他)適合長期營養(yǎng)補充。
3. 口腔潰瘍

黏膜修復受阻時,口腔黏膜反復出現疼痛性潰瘍。缺乏葉酸者潰瘍愈合時間延長至2周以上。建議增加獼猴桃、草莓等水果攝入,局部使用口腔潰瘍貼(意可貼、醋酸地塞米松貼片)緩解疼痛。
4. 記憶力減退
同型半胱氨酸代謝異??赡苡绊懩X功能,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健忘。中老年人長期缺乏可能增加認知障礙風險。每日補充800微克葉酸聯合維生素B12(甲鈷胺)可改善指標,深綠色蔬菜、豆類應占每日蔬菜攝入量的1/3。
5. 消化不良
胃腸黏膜更新受阻可能引發(fā)腹脹、腹瀉。孕婦缺乏時還可能伴隨妊娠劇吐。酸奶、納豆等發(fā)酵食品有助于改善腸道吸收,必要時可選用活性葉酸補充劑(Folapro、Quatrefolic),生物利用率比普通葉酸高60%。

葉酸缺乏癥狀具有非特異性,備孕女性、老年人及胃腸疾病患者應定期檢測血清葉酸水平。烹飪時避免長時間高溫加熱,急火快炒能保留80%以上葉酸。當出現不明原因貧血或神經系統(tǒng)癥狀時,需排除惡性貧血等潛在疾病,臨床治療劑量可達每日5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