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攢竹穴
發(fā)布時間:2019-02-1472763次播放
視頻內(nèi)容:
攢竹穴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jīng)上面的一個穴位,攢竹穴在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取穴時應(yīng)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
攢竹穴的作用主要是能治療頭痛,以及眼睛的紅腫、疼痛、面癱;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就是治療呃逆,即打嗝。
患者平時可以用針灸的方法,或者按摩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如果出現(xiàn)打嗝的癥狀,患者自己在家里也可以通過自按摩的方法來緩解癥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掃一掃”圖中二維碼,
即可把視頻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關(guān)推薦
翳風穴

翳風穴位置它在我們的耳后部,是在乳突的前下方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翳風穴如何取穴首先,我們找到自己的耳唇,把耳唇往下按動。這個位置就是翳風穴。這是它的簡易取穴法,它在乳突的前下方,在下頜角凹陷中,這就是我們說的翳風穴。翳風穴的功效它可以主治頭面部非常多的疾病,它可以治療面癱,特別是面癱急性期的時候,可以治療耳朵的疾病,可以治療耳聾耳鳴,也可以對面肌痙攣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如果說是顳下頜關(guān)節(jié)紊亂,我們也是取翳風穴,它也有很好的功效,對于腮腺腮部的問題,腮腺炎,它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對于耳后局部的疼痛,它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翳風穴最適合的理療方法有針刺,有艾灸,也有刮痧這樣的一個方法。取到翳風穴之后,然后針垂直于皮膚進針,用一寸左右的針,進針一般來說是0.3-0.5寸,局部取脹感即可,翳風穴還可以用艾灸的方法,用艾條灸,用回旋灸以及溫和灸的方法去治療,灸的時間,以5-10分鐘為宜,灸到皮膚微微發(fā)紅或者是熱力滲透為度。另外,也可以用刮痧,用角刮法去輕輕的刮治這個位置,可以緩解局部的疼痛。翳風穴理療的頻率及最佳時間翳風穴的治療頻率是根據(jù)病情來決定的,如果病情重,每日治療一次,如果是病癥有所緩解,一周治療2-3次即可。翳風穴的禁忌它下邊有血管神經(jīng),因此,禁忌采用重手法,針刺的時候,也禁忌深刺重刺。
大敦穴

大敦穴位置在我們的足大趾上面,在足大趾末節(jié)的外側(cè),距趾甲角0.1寸的位置上。大敦穴如何取穴大敦穴位于我們的足部,足大趾的靠近第二個腳趾的這一側(cè),靠近小指這一側(cè)是外側(cè),距趾甲角橫0.1寸,縱也是0.1寸的位置,這就是大敦穴。大敦穴的功效大敦穴對于肝經(jīng)的病癥是起到很好的調(diào)整作用,它有調(diào)神志的作用,它可以緩解神志的疾病,有疏泄肝經(jīng)之氣的作用。大敦穴最適合的理療方法首先來說是用針刺的方法,把它消毒之后,用點刺的方式進行,也可以留針,碰到了急性的昏迷的病人,也可以在這個位置進行點刺放血,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采用拇指的指腹,去揉大敦穴。大敦穴理療的頻率及最佳時間大敦穴的使用,要看病情的輕重緩急,一般來說像大敦穴的放血,以及留針的刺法,是用于急性的癥狀,如果說是治療少腹的聚集,每天治療一次,癥狀改善之后可以延長頻率,比如說一周兩次左右即可。大敦穴的禁忌大敦穴靠近趾甲緣,因此,在治療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消毒防止感染,要注意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病人末梢循環(huán)很差,在這個地方針刺,特別要重視消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造成糖尿病足。

脾胃虛弱按摩什么部位
脾胃虛弱可按摩的穴位有脾腧、胃腧、合谷、中脘、氣寒、足三里等。按摩的時候手法要輕柔和緩,還要注意局部的保暖,要按順時針的方向按摩。捏脊也是一種很好的按摩方法,適用于兒童脾胃虛弱所導(dǎo)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積不化、便秘或腹瀉。捏脊的穴位是夾脊穴,位于腰背部,第一胸椎到第五腰椎棘突下兩側(cè),后正中線旁0.5寸,一邊有17個穴位,左右共34個穴位。捏脊的一般每次做6遍,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為一個療程。捏脊的手法要輕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外關(guān)穴有什么作用
外關(guān)穴可治療頭痛、耳鳴,還可改善便秘癥狀。外關(guān)穴可以改善發(fā)熱、關(guān)節(jié)酸痛、肺炎、中耳炎、腮腺炎、遺尿等疾病。
什么是內(nèi)關(guān)穴
內(nèi)關(guān)穴位于手厥陰經(jīng)的循行線上,是八脈交會穴之一,對胸脅胃脘的脹滿疼痛、冠心病心絞痛、噎膈癥、瘧疾等病療效甚為理想,絕大多數(shù)針一次即顯效。而對于有的人來說,通過按摩內(nèi)關(guān)穴,對身體帶來的好處有很多,消除疲勞,幫助入眠、減輕暈車暈船癥狀、寧心安神等等。
印堂穴是什么
外關(guān)穴的位置在哪里
攢竹穴是什么

關(guān)元的準確位置
關(guān)元穴的定位在人體的下腹部,即在腹部的中線臍下三寸,從臍到恥骨聯(lián)合把分成五等份,關(guān)元穴就在臍下三寸的位置。關(guān)元穴是一個常用的養(yǎng)生保健穴位,在臨床上經(jīng)常用治療很多疾病。關(guān)元穴是養(yǎng)生保健的穴位,患者可以進行自按摩、艾灸等方法來治療身體不適或者是作為強身壯體的一種保健手段。關(guān)元穴可以經(jīng)常的按摩,或者是用艾灸的方法治療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不孕癥,以及四肢發(fā)冷等疾病,或者是作為保健強身的方法來應(yīng)用。

按摩太陽穴的好處及注意事項
按摩太陽穴的好處是緩解疼痛、鎮(zhèn)靜安神。注意事項不能過重或用力太深。按摩太陽穴,能夠緩解疼痛、鎮(zhèn)靜安神。治療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疾病。太陽穴血管非常豐富,按壓太陽穴不能過重或用力太深。用手指的壺腹部,不要用指甲掐太陽穴,用手指很柔軟的地方對著太陽穴輕柔的按摩,起到止痛作用。太重按摩,加重頭疼。

丘墟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項
丘墟穴能增強踝關(guān)節(jié)局部的作用,緩解疼痛,腫脹,幫助關(guān)節(jié)活動的效果。對于寒濕型或者外傷型的患者,比如扭傷的患者,扭傷的患者分為兩種,第一是急性的扭傷,一般在丘墟穴的地方會出現(xiàn)明顯的紅、腫、痛,可以在丘墟穴局部刺絡(luò)、放血、拔罐,可以快速緩解腳踝外側(cè)的腫痛。第二對于慢性的損傷,尤其是陳舊性損傷,比如很多患者都是一年、兩年以上的損傷,或者受風、受寒后造成的局部疼痛,甚至屈伸受限,在丘墟穴用溫針灸或者艾灸,對于緩解陳舊性或者寒濕性腳踝疼痛、腫脹等效果非常好。

百會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項
百會穴的保健可以點壓、按揉、叩擊、艾灸,注意力度和溫度不要受傷。百會穴在頭頂部,前發(fā)際上緣上五寸,或從后發(fā)際往上七寸。百會穴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進行治療。用拇指指腹點壓在百會穴,輕輕按揉。也可采用三指在百會穴位置進行多指按揉,可順時針36下,逆時針36下,可以起到提神醒腦、開竅醒神的作用。如果長時間出現(xiàn)疲勞的工作狀態(tài),想放松神經(jīng),改善頭部血液循環(huán),可以輕揉百會穴。如果出現(xiàn)頭頂部疼痛,可以把拇指輕輕捏合在一起,像小鳥嘴部一樣,做雀啄手法,叩擊百會穴。疼痛是由于瘀滯不通引起,輕輕叩擊可以擊散瘀滯,改善循環(huán)。百會穴也可以采用灸法,灸法治療時,要注意盡量不要燙傷頭部皮膚??梢栽诎瑮l時,用兩個手指搭在百會穴上部,同時把百會穴暴露出來,用艾條輕輕靠近百會穴,如果溫度過高,手指會先感受到溫度,這時要把艾條離皮膚稍微遠一點,就可以避免頭頂部皮膚灼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