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池穴的作用與好處
發(fā)布時間:2018-11-0150628次播放
視頻內容:
治療高血壓、調節(jié)血壓,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風池穴在枕骨下緣,靠近后發(fā)際,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間的位置。風池穴屬于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古稱是熱府穴。風是外感風邪以及內生的風邪,也就是肝風,風都匯聚到池堂里,所以命名為風池。
風池可以治療所有風邪引起的疾病,包括外感風邪引起的頸肩部、背部的疼痛,以及內生風邪引起的頭暈、頭痛。肝風內動、肝陽上亢,容易引起血壓的升高,所以風池穴也有治療高血壓,調節(jié)血壓的保健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掃一掃”圖中二維碼,
即可把視頻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關推薦
01:47
針灸一寸用手指怎么量
針灸里講的寸都叫同身寸,相當于患者自己手指的寬度。比如用前臂來舉例,從腕橫紋到肘橫紋的位置是十二寸;像手三里穴位,在肘橫紋下兩寸,手臂前方的側線。比如用左手的拇指從這比是一寸,自己的拇指寬度是一寸,兩寸就再下來一個拇指的位置,這就是手三里穴。在取穴的時候,往往需要看患者的寬度,如果患者的寬度不太好算,用醫(yī)生的手指比一下,大概寬度相似,就相當于是兩指的寬度,所以一寸往往是指拇指的關節(jié)寬度。一寸的位置叫手指同身寸,比如三寸就是用患者的四個手指的寬度,是三寸的位置,這是中醫(yī)里講的寸的計量方法。
02:38
艾灸的四種手法
艾灸四種手法常規(guī)的包括艾柱灸、艾條灸、艾盒灸、溫針灸,灸療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喜聞樂見的保健方法,操作起來相對容易,安全性比較高。如用的艾條在一般的醫(yī)院商店里均可買到,可以用打火機點著,然后對皮膚的各個地方進行艾灸。艾絨是比較好的,將艾絨搓成小圓錐體形狀,放在皮膚上,拿打火機將其點著,然后直接在皮膚上熏灸。單純的灸就叫直接灸,是跟皮膚直接接觸的。但是現(xiàn)在為了安全,也為了增加藥效,往往會配合姜片艾灸,將姜片削成一元硬幣的厚度,或用大蒜,都是為了增加去寒的作用。尤其是大蒜有辛熱的作用,姜有發(fā)散祛寒的功效。拿針或牙簽在其上邊扎眼,然后把艾絨放到姜片或蒜片上,然后進行艾灸,也叫隔物灸。艾盒灸可以把放在艾盒中進行艾灸,在臨床針灸的診室里經常用。就是把針扎到穴位上以后,拿艾盒放在上邊,或者在家里邊用的話,艾盒里邊灸,可以把艾絨放進去,放成L形能夠起到長時間的灸法。溫針灸就是把針扎到穴位上以后,然后把艾絨擱到針的針尾把捏實,然后打火機把艾絨點燃,靠溫熱的力量,通過針傳導到穴位里加強刺激,這也是臨床的常用的治療方法。
神闕穴
神闕穴的位置神闕穴的位置也就是在肚臍,處于肚臍中央。神闕穴如何取穴神闕穴取穴技巧是在肚臍正中取穴即可。神闕穴的功效神闕穴有很強的補益氣血的功能,可以用于急癥,脫癥,還可以治療很多腸腹疾病,如腹痛,腸鳴,泄瀉,腹中脹滿,以及潰瘍性結腸炎導致的長久的便膿血等。神闕穴最適合的理療方法神闕穴可以艾灸,有艾炷灸,隔鹽灸,隔姜灸,溫針灸,也可以用貼敷的方法,通常情況下,神闕穴是不針而可灸的,如果消毒很完全,也可以用臍針的方法,一般用半寸的針,扎在臍腹的壁上。神闕穴可以用艾灸的方式。點燃艾條后在神闕穴附近進行回旋灸或者溫和灸,艾條距離皮膚距離大概5到10公分,時間以5到10分鐘為宜,灸到局部皮膚發(fā)紅,熱力滲透為度。也可以使用隔姜灸,切一片兩到三毫米后的生姜片,用針在生姜上穿一些孔,然后將生姜片放在臍窩上,再把制作好的艾絨放到姜片上,點燃艾絨進行艾灸。隔鹽灸,就是將常用的食鹽,填滿臍窩,再將艾柱放在臍窩上,點燃艾柱后進行施灸。神闕穴理療的頻率及最佳時間如果使用的是艾條,建議每天灸10到15分鐘,一到兩天一次,也可以根據(jù)病人虛寒癥的程度設定頻次。如果用隔姜灸或隔鹽灸,通常只適用于虛寒癥,如果是脫癥,則可用艾灸作為救急。神闕穴的禁忌在沒有進行嚴格消毒的情況下,神闕穴是禁止針灸的,如果消毒嚴格,則可以用臍針的方法進行治療。另外,禁止孕婦和新生兒,在神闕穴進行針或灸。
04:35
合谷穴
合谷又有一個別名,叫做虎口穴,它是手陽明大腸經。合谷穴在我們的手上第1、2掌骨間,第2掌骨的終點處。取穴另外,合谷穴還有一個取穴方法,叫做簡便取穴方法。打開合谷,這個位置叫做指蹼緣,把病人手指的第一個掌指關節(jié),放在病人的指蹼緣上,然后拇指下壓,拇指的指端指的位置就是合谷穴。合谷穴的功效它可以有疏風、解表、清熱、開竅、鎮(zhèn)靜止痛、疏通經絡的作用。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它可以跟其他的穴位,配合使用。針刺的方法也有很多。我們會利用不同的配穴,去治療各科的疾病。合谷穴最常用的理療方法針刺:直刺0.5寸左右,局部酸脹,或者是這個針感向沿著肘,向肩部放散,可出現(xiàn)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另外,這個穴位,我們也可以進行透刺。根據(jù)病情的需要,去選擇針刺的方法。按摩:采用點按的方法,把它用力地壓下去,局部取到了一種酸脹的感覺,然后再把它松開,這是按法。另外,局部也可以采用揉法,以帶動皮下組織進行環(huán)轉的這種揉法。這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艾灸:離皮膚大概五公分左右,采用回旋灸的這種方式,或者是采用溫和灸。一般來說,灸治5-10分鐘。以局部皮膚發(fā)紅,產生這種溫熱感為宜,這就是我們常用的理療的方法。合谷穴理療的頻率及最佳時間頻率和最佳時間根據(jù)病情來決定。如果病情很重,疼痛很重,治療頻率就比較多。比如,可以每日針灸一次,重的時候,需要的情況下可以每日針灸兩次。按摩也是一樣,它是根據(jù)病情,如果說病情緩解了比較輕了,可以隔2-3天去治療一次。如果這個疾病是一個周期性的規(guī)律性發(fā)生的疾病,像痛經,我們一般會在痛經發(fā)作之前提前進行干預。等月經來的時候,它的疼痛程度會明顯的下降。合谷穴的禁忌癥主要是不能夠用于孕婦,合谷和三陰交相配,有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因此,孕婦是不能用的。它能夠讓子宮收縮,對初期的懷孕的婦女會造成流產的風險。
艾灸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艾灸是通過艾葉或跟艾葉相配的藥物燃燒,祛除病邪治療方法。包括直接灸、間接灸、回旋灸和熱敏灸或血敏灸。有一種直接把艾炷放在皮膚上,讓化膿叫化膿灸,因為古代的醫(yī)療條件沒好,所以通過化膿灸可以提高免疫能力,消除疾病,長期提升免疫能力。另外可以拿艾條或艾柱進行灸,艾柱灸可以隔著藥片,比如隔一片姜或隔附子餅或隔鹽,結合藥力有溫通作用,另外可以拿艾條進行灸,有些艾條里配上藥物,變得更粗,叫做雷火灸,的效能更強大。拿著灸條,上下雀啄一樣叫雀啄灸,另外艾條可以回旋在這個穴位上,微微的回旋叫回旋灸。近代發(fā)明各種新型的灸器,比如神燈、TPD、紅外線灸。根據(jù)灸法強調循經感傳,感知灸法,叫熱敏灸或血敏灸。
風池穴疼痛是怎么回事
當風池穴出現(xiàn)疼痛癥狀時,預示著身體出現(xiàn)了某些病變,比如經常低頭的人可能出現(xiàn)了頸椎病、枕大神經炎;經常吹冷風,導致風寒入體,也會誘發(fā)這種癥狀出現(xiàn)。另外腦血管痙攣、睡眠不足,也是導致風池穴疼痛的原因。
02:47
拔罐的好處與壞處
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拔罐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好處。它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可用于毒蛇咬傷、瘡瘍初起沒有破潰等外科疾??;也用于風濕痹痛、胃脘痛、腹痛以及腰背痛、痛經、頭痛等各種急慢性的疼痛性疾??;還用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眩暈嘔吐、腹瀉、泄瀉等臟腑功能紊亂的一些內科疾病。拔罐的壞處基本上以皮膚損傷為主,因為長時間淤血對皮膚細胞損傷很大,細胞分裂的速度加快,細胞壁越來越薄,容易破裂,易造成皮膚發(fā)炎化膿的癥狀。
內關穴位置在哪里
三陰交穴有什么作用與好處
迎香穴是什么
03:09
上星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項
通常通過按摩上星穴的方法來治療頭部和鼻部的不適癥狀,但需要注意這種方法不得用于嬰幼兒。上星穴主要用來治療頭痛、頭暈、眼睛干澀、疼痛,還有鼻炎、鼻竇炎引起鼻塞不通等癥狀?;颊咝枰日业缴闲茄ǎ缓笥檬持溉喟瓷闲茄?,先揉按三圈;再用中指敲擊上星穴,叩擊六次;再揉按3圈,叩擊六次,這樣堅持三分鐘就算是一次治療?;颊咂綍r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每天按摩2到3次,長期堅持可以緩解慢性鼻炎、鼻竇炎引起鼻塞不通和頭痛的癥狀。另外,需要注意囟門未閉的嬰幼兒,禁止按摩和叩擊上星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