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2次閱讀
拔出尿管后排不出尿可能由尿道痙攣、膀胱收縮無力、尿道損傷、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
1、尿道痙攣尿管刺激可能導致尿道肌肉痙攣,引發(fā)排尿困難??赏ㄟ^熱敷會陰部緩解痙攣,必要時醫(yī)生可能使用解痙藥物如鹽酸坦索羅辛、黃酮哌酯或山莨菪堿。
2、膀胱收縮無力長期留置尿管可能導致膀胱肌肉暫時性收縮功能減退。建議進行膀胱訓練,如定時排尿、按摩下腹部,醫(yī)生可能開具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等藥物促進膀胱收縮。
3、尿道損傷拔管操作不當可能造成尿道黏膜損傷或水腫。需避免強行排尿,醫(yī)生可能使用α受體阻滯劑如特拉唑嗪,嚴重時需重新留置尿管。
4、尿路感染尿管留置期間可能引發(fā)尿路感染導致排尿障礙。需進行尿常規(guī)檢查,確診后醫(yī)生可能開具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或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療。
建議保持每日飲水量,避免憋尿,若6-8小時仍無法排尿或出現(xiàn)發(fā)熱需立即就醫(yī)。
膀胱炎尿血可通過多飲水、抗生素治療、止痛藥物、就醫(yī)檢查等方式處理。膀胱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尿路梗阻、藥物刺激、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多飲水:增加每日飲水量有助于稀釋尿液并促進細菌排出,建議每日攝入超過2000毫升水,避免飲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
2、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可能與衛(wèi)生習慣不良或免疫力下降有關,通常伴隨尿頻尿急癥狀??勺襻t(yī)囑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膠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藥物。
3、止痛藥物:尿路梗阻可能與結石或前列腺增生有關,可能伴隨下腹疼痛。可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塞來昔布膠囊等緩解不適。
4、就醫(yī)檢查:免疫低下可能與糖尿病或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有關,需進行尿常規(guī)和細菌培養(yǎng)等檢查,嚴重時需靜脈注射抗生素或手術治療。
治療期間應保持會陰清潔,穿著透氣棉質內(nèi)褲,避免憋尿和性生活,觀察癥狀變化并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