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體陽性可能由隱性感染后自愈、母嬰傳播被動獲得抗體、檢測假陽性、既往接種記錄遺忘等原因引起,需結合乙肝表面抗原和核心抗體檢測綜合判斷。
機體曾接觸乙肝病毒但未發(fā)病,通過免疫清除產生保護性抗體,表現為表面抗體陽性但無病毒復制標志物,無須治療,定期監(jiān)測抗體水平即可。
母親孕期攜帶乙肝表面抗體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這種被動獲得的抗體會在出生后逐漸消失,建議兒童在6月齡后復查抗體滴度。
化學發(fā)光法可能出現假陽性結果,尤其低滴度抗體需用中和試驗驗證,重復檢測或更換檢測方法可明確真實情況。
部分人群可能遺忘嬰幼兒期疫苗接種史,可通過查詢預防接種證確認,若確認未接種且持續(xù)陽性提示既往自然感染。
建議完善兩對半定量和HBV-DNA檢測,日常避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保持規(guī)律作息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