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誤食棗核可通過密切觀察、促進排便、內鏡取出、手術干預等方式處理,通常由消化道異物滯留、腸梗阻、黏膜損傷、穿孔感染等原因引起。
棗核較小且邊緣圓鈍時,多數可隨糞便排出。家長需記錄誤食時間,48小時內檢查每次排便,觀察是否出現腹痛、嘔吐或血便。
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有助于加速排泄,可給寶寶食用西梅泥、火龍果等食物。禁止使用瀉藥,避免增加腸蠕動導致棗核嵌頓風險。
若棗核卡在食管或胃部,需在24小時內行胃鏡取出。胃鏡術前需禁食4小時,家長需配合醫(yī)生安撫寶寶情緒。
棗核導致腸穿孔或完全性腸梗阻時需急診手術。表現為持續(xù)哭鬧、腹脹拒按、發(fā)熱等癥狀,家長需立即送醫(yī)避免感染性休克。
誤食后應暫停固體食物,喂養(yǎng)米湯等流質。后續(xù)避免讓寶寶接觸帶核食物,玩耍時家長需全程看護以防誤吞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