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位置通常以宮頸外口為基準,在未孕狀態(tài)下位于骨盆中央,距陰道口約7-12厘米,實際深度受盆底肌狀態(tài)、生育史、體位等因素影響。
盆底肌松弛可能導致子宮脫垂,使測量數(shù)值增大,產后女性或長期腹壓增高者需定期評估盆底功能。
經產婦子宮韌帶相對松弛,宮體位置可能較初產婦低1-2厘米,但仍在正常解剖范圍內。
仰臥位時子宮位置較高,站立位時因重力作用略有下降,測量時需統(tǒng)一采用膀胱截石位。
子宮肌瘤或腺肌癥可能導致宮體增大,盆腔粘連會改變子宮位置,需結合超聲檢查綜合判斷。
建議有異常出血或下墜感的女性盡早就診婦科,通過雙合診和超聲可準確評估子宮位置及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