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的中藥材主要有白術、茯苓、山藥、黨參等,也可遵醫(yī)囑使用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等方劑。建議在中醫(yī)師辨證指導下合理選用藥物,避免自行配伍。
白術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jīng),具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的功效,適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等癥狀。
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健脾滲濕寧心安神,常用于脾虛濕盛引起的水腫、食少便溏等癥狀。
山藥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對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欲不振、久瀉不止有改善作用。
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適用于脾肺氣虛所致的食少倦怠、久瀉脫肛等癥狀。
由人參、白術、茯苓等組成,主治脾胃氣虛兼濕滯證,癥見食少便溏、肢倦乏力。
含黃芪、黨參、白術等,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下陷引起的久瀉脫肛、內(nèi)臟下垂。
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配伍,是治療脾胃氣虛的基礎方劑。
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木香、砂仁,適用于脾胃氣虛兼氣滯導致的脘腹脹滿。
日??膳浜鲜秤眯∶?、南瓜、紅棗等健脾食物,避免生冷油膩飲食,適當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