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潰瘍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他常見誘因包括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胃酸分泌異常和遺傳易感性。胃潰瘍患者中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較高,根除該菌可顯著降低潰瘍復發(fā)概率。
幽門螺桿菌通過尿素酶分解尿素產(chǎn)生氨,破壞胃黏膜屏障,同時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導致胃黏膜損傷形成潰瘍。
細菌定植后引發(fā)慢性活動性胃炎,釋放細胞毒素相關蛋白和空泡毒素,造成局部炎癥反應和黏膜防御功能下降。
常用碳13/14呼氣試驗檢測,胃鏡檢查可同時觀察潰瘍形態(tài)并取活檢進行快速尿素酶試驗或病理檢查。
采用四聯(lián)療法根除治療,包含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和兩種抗生素,療程通常為10-14天,需規(guī)范用藥避免耐藥。
建議胃潰瘍患者治療期間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煙限酒,完成療程后需復查確認幽門螺桿菌是否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