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一般不會直接引起支原體感染,但可能增加感染風險。支原體感染主要由肺炎支原體引起,與普通感冒的病原體不同,但免疫力下降時可能合并感染。
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而支原體感染的特異性病原體為肺炎支原體,兩者傳播途徑相似但致病機制不同。
感冒導致呼吸道黏膜損傷和免疫力暫時下降,可能為支原體定植創(chuàng)造條件,兒童及體弱者更需注意防護。
支原體感染早期表現類似感冒,如咽痛、低熱,但病程超過1周可能出現陣發(fā)性干咳,需通過血清抗體檢測鑒別。
普通感冒以對癥治療為主,支原體感染需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羅紅霉素或四環(huán)素類如多西環(huán)素。
感冒期間避免接觸咳嗽人群,保持室內通風,若咳嗽持續(xù)加重或發(fā)熱反復,建議及時進行病原學檢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