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肛裂是肛管皮膚全層撕裂形成的縱行潰瘍,主要表現為排便時刀割樣疼痛、便后滴鮮血及肛門痙攣。常見誘因包括便秘、腹瀉、分娩創(chuàng)傷及肛門括約肌過度緊張。
干硬糞便通過時機械性損傷肛管,建議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使用乳果糖等滲透性瀉藥,疼痛明顯時可外用利多卡因凝膠緩解。
頻繁排便導致肛管黏膜反復摩擦損傷,需治療原發(fā)腸道疾病,蒙脫石散可減少排便次數,配合溫水坐浴促進裂口愈合。
生產時會陰過度擴張造成肛管撕裂,產后應保持軟便,局部使用硝酸甘油軟膏改善血供,必要時行肛門內括約肌側切術。
肛管高壓狀態(tài)導致局部缺血性潰瘍,可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松弛肌肉,嚴重者需手術切斷部分內括約肌纖維。
急性期每日溫水坐浴2-3次,避免辛辣刺激飲食,若癥狀持續(xù)2周未愈或出現發(fā)熱需及時就醫(yī)排除感染性肛周膿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