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內(nèi)科 > 心血管內(nèi)科
心電圖T波改變多數(shù)情況無須過度擔憂,可能與生理性因素或輕度心臟疾病有關,需結合臨床評估。T波改變常見原因有心肌缺血、電解質(zhì)紊亂、藥物影響、心臟結構異常。
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可能導致T波低平或倒置,常伴隨胸痛、氣短等癥狀,需通過冠脈造影確診,治療藥物包括硝酸甘油、美托洛爾、阿司匹林。
低鉀血癥或高鉀血癥可引起T波高尖或低平,可能伴隨肌無力、心律失常,需糾正電解質(zhì)失衡,常用藥物包括氯化鉀緩釋片、聚苯乙烯磺酸鈉。
洋地黃類或抗心律失常藥物可能引發(fā)T波改變,通常無其他癥狀,調(diào)整用藥方案后可恢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胺碘酮、普羅帕酮等替代藥物。
心肌肥厚或心包疾病可能導致T波形態(tài)異常,可能伴隨心悸、水腫,需通過心臟超聲進一步檢查,治療藥物包括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發(fā)現(xiàn)T波改變應避免劇烈運動,定期復查心電圖,保持低鹽低脂飲食,如有胸悶等癥狀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