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穿刺和氣管鏡是兩種不同的肺部檢查方法,肺穿刺通過皮膚直接穿刺肺部獲取組織樣本,氣管鏡則通過自然腔道進入氣管和支氣管進行檢查。
肺穿刺通常在影像學引導下進行,適用于肺部外周病變的診斷,能夠獲取較大的組織樣本,有助于病理學檢查。操作過程中可能引起氣胸或出血等并發(fā)癥,需要嚴格掌握適應癥。氣管鏡通過口腔或鼻腔插入,可直接觀察氣管和支氣管內部情況,適用于中央型肺部病變的診斷,同時可進行活檢或灌洗。氣管鏡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咳嗽或喉部不適,但并發(fā)癥相對較少。
兩種檢查方法的選擇取決于病變位置和臨床需求,外周病變多選擇肺穿刺,中央型病變則更適合氣管鏡檢查。部分情況下需要聯合使用兩種方法以提高診斷準確性。檢查前需評估患者心肺功能及凝血狀況,確保操作安全性。
進行肺部檢查后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觀察有無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有不適及時就醫(yī)。遵循醫(yī)生建議進行后續(xù)治療或復查,不要自行判斷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