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食療保健 > 食療保健
榴蓮殼具有清熱降火、活血散瘀、改善皮膚健康等功效。榴蓮殼含有黃酮類、多酚類等活性成分,其內層白色瓤部可食用或入藥,外皮多用于外敷或煮水。
榴蓮殼煮水飲用有助于緩解因食用榴蓮果肉引起的燥熱反應。其含有的單寧酸等成分能中和體內火氣,適合咽喉腫痛或口腔潰瘍時輔助使用。需將殼內白瓤切塊煮沸20分鐘,過濾后飲用,每日不超過200毫升。
榴蓮殼煎劑外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對跌打損傷后的淤血腫脹有改善作用。其多酚類物質能減少炎癥介質釋放,使用時需將殼煮沸濃縮后濕敷患處,皮膚破損者禁用。
榴蓮殼提取物含抗氧化成分,外敷可幫助緩解輕度濕疹或皮炎。其黃酮類物質能抑制組胺釋放,減少皮膚瘙癢癥狀。建議將煮過的殼瓤搗碎成糊狀,冷卻后敷于患處10分鐘。
動物實驗顯示榴蓮殼水提物可能通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輔助控糖,但人體證據(jù)不足。糖尿病患者不可替代藥物治療,需在醫(yī)生指導下嘗試作為膳食補充。
榴蓮殼中的鞣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民間常用殼煮水清洗輕微皮膚感染,但嚴重感染仍需就醫(yī),避免延誤治療。
使用榴蓮殼時需徹底清洗去除表面污垢,內服需控制頻次避免胃腸不適。外敷前應小范圍測試皮膚耐受性,孕婦及過敏體質者慎用。出現(xiàn)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榴蓮殼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疾病,慢性病患者使用前應咨詢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