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依賴屬于心理疾病范疇,同時伴有生理性改變。酒精依賴又稱酒精使用障礙,主要特征為對酒精的強烈渴求、控制飲酒能力下降、戒斷反應及耐受性增加,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其列入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
酒精依賴的形成涉及多因素作用。長期大量飲酒會改變大腦獎賞回路功能,導致多巴胺分泌異常,使患者對酒精產生病理性依賴。這種神經適應性改變表現(xiàn)為停止飲酒后出現(xiàn)手抖、心悸、焦慮等戒斷癥狀。從心理學角度看,部分患者通過飲酒緩解壓力或負面情緒,形成條件反射式的應對機制。遺傳因素可能影響個體對酒精的敏感度,家族史陽性者患病風險增高。社會環(huán)境中的飲酒文化、同伴壓力等外部因素也會促進依賴行為形成。
酒精依賴患者常合并焦慮障礙、抑郁障礙等心理問題。這些共病可能互為因果,抑郁情緒促使飲酒行為加重,而酒精又會加劇情緒障礙。部分患者存在人格特質缺陷,如沖動控制障礙或逃避型人格傾向。職業(yè)壓力大、家庭關系緊張等社會心理因素可能成為復飲誘因。值得注意的是,酒精依賴會導致前額葉皮質功能受損,進一步削弱決策能力和自控力,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治療酒精依賴需心理干預與醫(yī)學手段結合。認知行為療法幫助患者識別誘發(fā)飲酒的高危情境,建立應對技巧。動機增強療法可改善治療依從性。嚴重戒斷反應需使用地西泮片等藥物進行替代治療。納曲酮片、阿坎酸鈣顆粒等防復飲藥物能降低對酒精的渴求。建議建立規(guī)律作息,培養(yǎng)運動習慣,避免接觸飲酒環(huán)境。家屬應參與治療過程,提供情感支持的同時監(jiān)督用藥,定期復診評估心理狀態(tài)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