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食療保健 > 食療保健
中藥使用米湯做藥引送服的情況主要有補益類中藥、健脾胃類中藥、部分解表藥、部分安神藥以及某些特殊方劑。
人參、黃芪、黨參等補氣藥常需米湯送服。米湯性味甘平,能健脾和胃,幫助補益類藥物更好吸收。補血類藥物如當歸、熟地黃也可用米湯送服,米湯能緩和藥性,減少對胃腸刺激。阿膠等滋膩藥物用米湯可防止礙胃。
白術、茯苓、薏苡仁等健脾祛濕藥適合米湯送服。米湯本身具有健脾功效,與這類藥物協(xié)同作用可增強療效。消食導滯類藥物如山楂、神曲用米湯送服能保護胃黏膜。
桂枝湯類方劑常用熱米湯送服。米湯能助藥力發(fā)汗解表而不傷正氣。治療風寒感冒的麻黃湯也可用米湯送服,能緩和麻黃的發(fā)汗作用。
酸棗仁、柏子仁等養(yǎng)心安神藥可用米湯送服。米湯能引藥入脾,幫助安神藥物更好發(fā)揮作用。治療失眠的歸脾湯也常配合米湯服用。
十全大補湯、四君子湯等補益方劑多用米湯送服。某些治療小兒疾病的藥物為減輕苦味刺激,也會選擇米湯送服。部分外感熱病后期調(diào)理藥物也需米湯輔助。
使用米湯送服中藥時要注意米湯濃度,一般取上層清液,不宜過稠。煎煮米湯要用優(yōu)質(zhì)大米,水量適中,煮沸后小火熬10-15分鐘即可。特殊體質(zhì)或?qū)γ诇贿m應者應咨詢中醫(yī)師調(diào)整服藥方法。服藥期間保持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響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