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食療保健 > 食療保健
鑒定蘑菇是否有毒可通過觀察形態(tài)特征、檢查顏色變化、聞氣味、專業(yè)鑒別四種方法,誤食毒蘑菇可能導致肝腎損傷甚至死亡,建議勿自行采食野生蘑菇。
毒蘑菇常具有菌蓋鮮艷、菌褶白色、菌柄基部膨大呈鞘狀等特征,如毒鵝膏菌有菌環(huán)和菌托,但部分食用菌也有類似形態(tài),需結合其他特征判斷。
部分毒蘑菇受損后會變色,如受傷變藍的藍綠乳菇,但變色反應并非絕對標準,某些食用菌如牛肝菌也會氧化變色。
毒蘑菇常有刺鼻異味如苦杏仁味、腐臭味,而食用菌多具清香,但氣味判斷存在主觀性,不可作為唯一依據(jù)。
通過顯微鏡觀察孢子形態(tài)、化學試劑檢測毒素等專業(yè)手段最可靠,普通民眾可拍照記錄蘑菇生長環(huán)境、形態(tài)特征后咨詢真菌學專家。
遇到疑似中毒立即攜帶剩余蘑菇樣本就醫(yī),日常購買蘑菇應選擇正規(guī)市場,野生蘑菇即使多次食用未中毒仍存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