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食療保健 > 食療保健
吃木薯可能會造成中毒,主要與食用方式和加工不當有關。木薯含有氰苷類物質,未經充分處理可能引發(fā)氰化物中毒。
木薯分為甜木薯和苦木薯兩種,甜木薯氰苷含量較低,去皮浸泡后煮熟可安全食用。苦木薯氰苷含量較高,必須經過充分加工處理。傳統(tǒng)加工方法包括去皮、切片、浸泡、曬干或發(fā)酵,這些步驟能有效降低氰苷含量。新鮮木薯不宜直接食用,尤其要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木薯。加工過程中要保證足夠的水量,浸泡時間要達到3-5天,期間需要多次換水。煮制時要敞開鍋蓋,讓氰化物揮發(fā)。
少量食用未經充分處理的木薯可能出現頭暈、惡心等輕微中毒癥狀。大量攝入未處理木薯會導致嚴重中毒,表現為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甚至昏迷。兒童和老人對氰化物更為敏感,中毒風險更高。部分地區(qū)因加工方法不當或緊急情況下食用生木薯曾發(fā)生集體中毒事件。特殊情況下如干旱年份,木薯中氰苷含量可能增高,需更加注意加工方法。
建議購買經過正規(guī)加工的木薯制品,家庭自制時嚴格遵循傳統(tǒng)加工流程。出現中毒癥狀應立即就醫(yī),輕微中毒可通過催吐、補液緩解,嚴重中毒需使用解毒劑。日常儲存木薯應放置于陰涼通風處,避免發(fā)芽或霉變。孕婦、兒童食用木薯制品前應咨詢專業(yè)人員,控制食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