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蹄草的常見用法有哪些
銀蹄草常見用法主要有煎湯內服、外敷患處、泡茶飲用、配伍入藥以及制作藥膳等。
1、煎湯內服
銀蹄草全草可入藥,干燥后取10-15克加水煎煮,適用于胃腸功能紊亂引起的腹脹腹瀉。其揮發(fā)油成分能抑制腸道痙攣,鞣質可收斂止瀉。需注意脾胃虛寒者應減少用量,避免加重不適。
2、外敷患處
新鮮銀蹄草搗爛后敷于患處,對輕度燙傷、皮膚潰瘍有消炎生肌作用。所含黃酮苷具有抗菌效果,黏液質可形成保護膜。外敷前需清潔創(chuàng)面,出現(xiàn)皮膚過敏應立即停用。
3、泡茶飲用
取3-5克干品沸水沖泡,適合咽炎患者緩解咽喉腫痛。茶湯中含有的綠原酸能減輕黏膜充血,但連續(xù)飲用不宜超過7天。孕婦及低血壓人群慎用。
4、配伍入藥
常與白術、茯苓等配伍治療脾虛濕盛,在六君子湯等方劑中作為佐使藥。其利尿成分可增強主藥功效,但需中醫(yī)師辨證調配,不可自行組方。
5、制作藥膳
鮮品30克與瘦肉燉湯,適用于濕熱型黃疸輔助調理。烹飪時間應超過1小時使有效成分析出,急性肝炎發(fā)作期不宜食用。
使用銀蹄草時需注意鑒別品種,避免誤采有毒近緣植物。新鮮植株汁液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處理時應戴手套。長期大量內服可能導致電解質紊亂,建議連續(xù)使用不超過2周。儲存干品需密封防潮,出現(xiàn)霉變即不可再用。特殊體質者使用前應咨詢中醫(yī)師,出現(xiàn)心悸、皮疹等不良反應需立即停用并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