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過敏應怎樣治療
皮膚過敏可通過避免接觸過敏原、冷敷緩解、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光療等方式治療。皮膚過敏通常由接觸性過敏、食物過敏、藥物過敏、環(huán)境因素、免疫異常等原因引起。
1、避免接觸過敏原
明確并避免接觸過敏原是治療皮膚過敏的基礎措施。常見過敏原包括花粉、塵螨、動物皮屑、某些金屬飾品、化妝品成分等。過敏原檢測可通過皮膚點刺試驗或血清特異性IgE檢測輔助判斷。日常生活中建議選擇低敏性洗護用品,穿純棉衣物,保持居住環(huán)境清潔干燥。
2、冷敷緩解
急性期出現紅腫、灼熱感時可用冷藏生理鹽水紗布濕敷患處5-10分鐘,每日2-3次。冷敷能收縮毛細血管,減輕炎癥反應,但需避免直接冰敷導致凍傷。若皮膚有破損或滲出,應改用硼酸溶液濕敷預防感染。
3、外用藥物
糖皮質激素類藥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適用于局限性皮炎,每日薄涂1-2次;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可用于面部等薄嫩部位。伴感染時可聯用復方酮康唑乳膏。使用前需清潔患處,避免接觸眼周及黏膜。
4、口服藥物
第二代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片能緩解瘙癢和風團,每日1次;嚴重者可短期口服潑尼松片。免疫調節(jié)劑如復方甘草酸苷膠囊適用于慢性蕁麻疹。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嗜睡、口干等不良反應,避免與中樞抑制劑同服。
5、光療
窄譜中波紫外線療法適用于頑固性特應性皮炎,每周2-3次,累計15-20次為一療程。治療需在專業(yè)機構進行,注意佩戴防護眼鏡,治療后加強保濕。光敏性皮炎患者禁用此法。
皮膚過敏患者應穿著寬松純棉衣物,避免搔抓;洗澡水溫控制在37℃以下,時間不超過10分鐘;使用無香料保濕霜如凡士林修復皮膚屏障;飲食上暫忌海鮮、辛辣食物;保持規(guī)律作息,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若癥狀持續(xù)加重或出現呼吸困難等全身反應,須立即急診處理。慢性過敏患者建議定期復查過敏原譜,隨身攜帶抗過敏藥物以備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