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黃花姜具有溫中散寒、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主要用于緩解風寒感冒、胃寒疼痛、跌打損傷等癥狀。黃花姜的主要作用有散寒解表、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改善胃腸功能、輔助治療風濕痹痛等。
1、散寒解表
黃花姜性溫,能夠發(fā)散風寒,適用于風寒感冒初期出現(xiàn)的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等癥狀。其揮發(fā)油成分可刺激汗腺分泌,幫助身體發(fā)汗退熱。風寒感冒患者可用鮮黃花姜切片煎水代茶飲,或與紅糖同煮增強驅(qū)寒效果。
2、促進血液循環(huán)
黃花姜中的姜辣素能擴張血管,加速血液循環(huán),改善四肢冰冷、經(jīng)期腹痛等氣血運行不暢的癥狀。對于凍瘡初期未潰爛者,可用黃花姜煎湯熏洗患處,但皮膚破損時禁用。
3、緩解疼痛
黃花姜的鎮(zhèn)痛作用與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關,能有效緩解胃寒疼痛、關節(jié)冷痛。胃脘冷痛者可將黃花姜研磨成粉,每次取少量用溫水送服。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可配合艾葉制成藥包熱敷疼痛部位。
4、改善胃腸功能
黃花姜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適用于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等消化不良癥狀。日??蓪⑿迈r黃花姜切絲涼拌食用,或與鯽魚同燉緩解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
5、輔助治療風濕痹痛
黃花姜具有祛風除濕功效,其提取物能抑制炎癥因子釋放,減輕風濕性關節(jié)腫脹。臨床常與威靈仙、羌活等配伍使用,制成藥酒外擦或煎湯內(nèi)服。老年性膝關節(jié)炎患者可長期用黃花姜泡腳輔助治療。
使用黃花姜時需注意體質(zhì)偏熱者慎用,孕婦及陰虛火旺人群應避免大量服用。新鮮黃花姜每日食用量建議控制在10-15克,長期使用需咨詢中醫(yī)師。儲存時應放置陰涼干燥處,防止霉變。出現(xiàn)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癥狀嚴重者及時就醫(yī)。日??纱钆浼t棗、枸杞等食材煲湯,既增強功效又緩和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