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恥骨下支骨折該怎么辦
右恥骨下支骨折可通過臥床休息、骨盆固定帶制動、鎮(zhèn)痛治療、物理康復訓練、手術內固定等方式治療。右恥骨下支骨折通常由高處墜落、交通事故、運動損傷、骨質疏松、暴力外傷等原因引起。
1、臥床休息
急性期需絕對臥床2-4周,避免患側肢體負重。采用仰臥位時可在膝下墊軟枕,減輕骨盆壓力。翻身時需保持軀干整體轉動,防止骨折端移位。臥床期間應進行踝泵運動預防深靜脈血栓。
2、骨盆固定帶制動
使用醫(yī)用骨盆束縛帶固定6-8周,限制骨盆活動度。固定帶需保持適度松緊,每日檢查皮膚受壓情況。配合助行器輔助移動時,需保持軀干直立避免前傾姿勢。
3、鎮(zhèn)痛治療
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塞來昔布膠囊、氨酚羥考酮片等藥物控制疼痛。嚴重疼痛者可考慮局部神經(jīng)阻滯治療。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胃腸道反應及肝腎功能。
4、物理康復訓練
傷后4周開始髖關節(jié)被動活動訓練,6周后逐步增加直腿抬高、臀橋等肌力練習。水中步行訓練可減輕負重壓力,超聲波治療有助于促進骨痂形成。
5、手術內固定
對于移位超過1厘米或合并尿道損傷的骨折,需行恥骨支鋼板螺釘內固定術。術后需預防性使用頭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2周后開始漸進性負重訓練。
康復期間應保證每日攝入1000-1200毫克鈣質及800國際單位維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綠色蔬菜及海產品。避免吸煙飲酒影響骨骼愈合,睡眠時采用仰臥位并在雙腿間放置枕頭。定期復查X線觀察骨折愈合情況,完全負重需經(jīng)醫(yī)生評估后逐步進行,通常需要3-6個月恢復期。出現(xiàn)排尿困難或下肢麻木需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