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甲減的早期癥狀
嬰兒甲減的早期癥狀主要有反應遲鈍、喂養(yǎng)困難、黃疸消退延遲、哭聲嘶啞、便秘等。嬰兒甲減通常由甲狀腺發(fā)育異常、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母體碘缺乏、垂體或下丘腦病變、暫時性甲減等因素引起。
1、反應遲鈍
甲狀腺激素對嬰兒神經系統發(fā)育至關重要。甲減嬰兒可能出現對聲音或觸碰反應減弱、眼神呆滯、活動減少等表現。這與甲狀腺激素缺乏導致腦細胞代謝率下降有關。需通過新生兒篩查或血清TSH檢測確診,確診后需立即開始左甲狀腺素鈉片替代治療。
2、喂養(yǎng)困難
嬰兒可能出現吸吮無力、吃奶量少、進食時間延長等癥狀。甲狀腺功能低下會影響胃腸蠕動功能和肌肉張力,導致吮吸反射減弱。家長需注意記錄每日哺乳量和時長,醫(yī)生可能建議使用特殊奶嘴或管飼喂養(yǎng)輔助。
3、黃疸消退延遲
生理性黃疸持續(xù)超過2周需警惕甲減可能。甲狀腺激素缺乏會降低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影響膽紅素代謝。這類黃疸多表現為間接膽紅素升高,皮膚黃染呈檸檬黃色。除甲狀腺素替代治療外,可配合藍光照射治療。
4、哭聲嘶啞
特征性嘶啞哭聲與聲帶黏液性水腫有關。甲狀腺激素缺乏導致黏多糖在組織中沉積,使聲帶增厚振動異常。該癥狀常伴隨舌體肥大、鼻梁低平等體征。確診后使用左甲狀腺素鈉口服溶液可逐漸改善癥狀。
5、便秘
甲狀腺功能減退會顯著減緩腸道蠕動,導致大便干硬、排便間隔延長。嬰兒可能表現為腹脹、排便時哭鬧。除藥物治療外,家長可進行腹部順時針按摩,使用甘油栓劑輔助排便,但需避免頻繁使用瀉藥。
對于確診甲減的嬰兒,家長需嚴格遵醫(yī)囑按時給藥,定期監(jiān)測甲狀腺功能和生長發(fā)育指標。喂養(yǎng)時選擇易消化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注意觀察體溫變化,避免受涼。記錄每日進食量、排便次數及神經行為發(fā)育里程碑,按時進行兒童保健隨訪。若出現嗜睡、體溫過低、喂養(yǎng)顯著減少等甲狀腺危象征兆,需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