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腎炎護理措施
小兒腎炎可通過調整飲食、控制液體攝入、預防感染、監(jiān)測癥狀變化、遵醫(yī)囑用藥等方式護理。小兒腎炎通常由鏈球菌感染、免疫功能紊亂、遺傳因素、環(huán)境刺激、代謝異常等原因引起。
1、調整飲食
患兒需限制鈉鹽攝入,每日食鹽量控制在1-2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零食。蛋白質攝入以優(yōu)質蛋白為主,如雞蛋清、脫脂牛奶,每日每公斤體重供給0.6-1克。急性期減少高鉀食物如香蕉、橙汁,恢復期逐步增加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家長需記錄每日飲食情況,定期檢測尿蛋白指標調整膳食方案。
2、控制液體攝入
水腫期每日液體總量為前日尿量加500毫升,使用有刻度的水杯定量飲水。家長需監(jiān)測患兒晨起眼瞼及下肢水腫程度,記錄24小時出入量。避免飲用碳酸飲料及含糖果汁,可適量給予淡綠茶、玉米須水等利尿飲品。夜間飲水需在睡前2小時完成,減輕腎臟負擔。
3、預防感染
保持居室通風每日2-3次,每次30分鐘,避免帶患兒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每日用溫水清潔會陰部,勤換純棉內衣褲。鏈球菌感染高發(fā)季節(jié)可遵醫(yī)囑預防性使用青霉素V鉀片,接觸傳染病患者后及時服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接種疫苗需咨詢醫(yī)生,暫緩接種活疫苗。
4、監(jiān)測癥狀變化
家長每日測量患兒晨起血壓,學齡兒童收縮壓應低于110毫米汞柱。觀察尿液顏色、泡沫量及排尿頻率,發(fā)現(xiàn)血尿或尿量驟減時立即就醫(yī)。定期檢測尿常規(guī)和腎功能,急性期每周復查,恢復期每月隨訪。記錄患兒精神狀態(tài)及活動耐力,警惕頭痛、嘔吐等高血壓腦病前兆。
5、遵醫(yī)囑用藥
急性期常用注射用青霉素鈉抗感染,水腫明顯時配合呋塞米片利尿。血壓升高可選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卡托普利片,使用期間監(jiān)測心率變化。中藥輔助治療包括黃葵膠囊、腎炎康復片等,需與西藥間隔2小時服用。禁止自行調整激素類藥物如醋酸潑尼松片的劑量,所有藥物服用后觀察有無皮疹等過敏反應。
護理期間保持患兒臥床休息,急性期2-4周內避免劇烈運動,恢復期逐漸增加室內活動。衣物選擇寬松純棉材質,避免化纖織物摩擦皮膚。建立規(guī)律作息時間,保證每日10-12小時睡眠。心理上通過繪本、玩具緩解焦慮情緒,學齡兒童可進行線上課程學習。定期復查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補體等指標,病程超過6個月需排查慢性腎炎可能。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流感季節(jié)前可接種滅活疫苗預防呼吸道感染。
相關推薦
01:55
01:56
02:13
02:08
02:01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腎炎是怎樣造成的腎炎是怎樣造成
- 2 腎炎嚴重嗎腎炎的危害
- 3 腎炎是怎么的?腎炎的形成原因?
- 4 腎炎是怎么引起的呢?
- 5 腎炎什么引起的
- 6 腎炎怎么引起的
- 7 腎炎是怎么引起的
- 8 腎炎是怎么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