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癬是怎樣引起的
頭癬主要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常見誘因包括直接接觸傳染源、共用污染物品、免疫力低下、頭皮損傷及衛(wèi)生條件差。頭癬可分為白癬、黑點癬、黃癬和膿癬四種類型,表現(xiàn)為頭皮脫屑、斷發(fā)或膿皰。
1、真菌感染
皮膚癬菌中的毛癬菌屬和小孢子菌屬是主要致病菌,通過接觸患者或攜帶真菌的動物傳播。感染后真菌在毛囊內(nèi)繁殖,導致毛干斷裂和頭皮炎癥。需使用抗真菌藥物治療,如聯(lián)苯芐唑乳膏、特比萘芬片或伊曲康唑膠囊,同時消毒個人用品。
2、接觸傳播
共用梳子、帽子、毛巾等物品易造成交叉感染,幼兒園和學校是常見傳播場所。真菌在潮濕環(huán)境中可存活較長時間,間接接觸被污染的物體表面也可能感染。建議患者單獨使用洗護用品,衣物需用沸水燙洗。
3、免疫缺陷
糖尿病、HIV感染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更易患病。免疫功能低下時,皮膚屏障防御能力減弱,真菌更易定植。此類患者需控制基礎疾病,必要時口服氟康唑分散片輔助治療,避免搔抓導致繼發(fā)感染。
4、皮膚破損
頭皮外傷、濕疹或過度燙染會破壞皮膚完整性,為真菌入侵創(chuàng)造條件。表現(xiàn)為局部紅腫、膿性分泌物,可能發(fā)展為膿癬。可外用酮康唑洗劑清洗,配合鹽酸布替萘芬噴霧劑,嚴重者需口服灰黃霉素片。
5、環(huán)境因素
濕熱氣候、出汗過多及不常洗頭會促進真菌繁殖。夏季發(fā)病率較高,常伴有瘙癢和油膩性鱗屑。日常應保持頭皮清潔干燥,每周使用二硫化硒洗劑2-3次,避免戴透氣性差的帽子。
預防頭癬需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寵物患癬病應及時治療。出現(xiàn)頭皮異常脫屑或斑塊時,建議盡早就醫(yī)進行真菌鏡檢和伍德燈檢查。治療期間遵醫(yī)囑足療程用藥,家庭成員需同步篩查,患者使用過的梳子、枕巾等物品應定期煮沸消毒或陽光暴曬。日常飲食可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素A和鋅的食物,如胡蘿卜、牡蠣等,有助于皮膚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