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的筋疼怎么辦
腳踝的筋疼可通過休息制動、冷敷熱敷、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腳踝的筋疼通常由運動損傷、慢性勞損、肌腱炎、韌帶損傷、痛風性關節(jié)炎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動
腳踝的筋疼發(fā)作時應立即停止活動,避免加重損傷。使用彈性繃帶或護踝器具固定關節(jié),減少肌腱韌帶的牽拉。急性期建議臥床時抬高患肢,促進靜脈回流減輕腫脹。日常行走可借助拐杖分擔負重,制動時間根據損傷程度維持3-7天。
2、冷敷熱敷
急性損傷48小時內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鐘,間隔2小時重復,有助于收縮血管減輕腫脹。48小時后轉為熱敷,使用暖水袋或熱毛巾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痙攣。注意避免凍傷或燙傷,皮膚感覺異常者慎用。
3、藥物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可緩解疼痛和炎癥。嚴重腫脹可短期使用地奧司明片改善微循環(huán)。痛風急性發(fā)作需服用秋水仙堿片。外用藥可選擇氟比洛芬凝膠貼膏或吲哚美辛搽劑局部涂抹。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長期服用。
4、物理治療
超聲波治療能促進肌腱修復,沖擊波療法適用于慢性肌腱炎?;謴推诳刹捎玫皖l脈沖電刺激增強肌肉力量,配合紅外線照射改善軟組織彈性。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應在無痛范圍內進行,逐步增加踝泵運動、抗阻訓練等康復項目。
5、手術治療
對于肌腱完全斷裂、嚴重撕裂或保守治療無效的慢性損傷,需行肌腱修復術或韌帶重建術。術后需石膏固定4-6周,配合系統(tǒng)性康復訓練。關節(jié)鏡手術適用于清理滑膜增生或游離體,微創(chuàng)口恢復較快。手術適應證需由骨科醫(yī)生評估確定。
日常應注意選擇緩沖性能好的運動鞋,避免突然增加運動強度。運動前后充分熱身拉伸跟腱,控制體重減輕關節(jié)負荷。均衡攝入蛋白質和維生素C促進結締組織修復,可適量食用魚類、蛋類及獼猴桃等食物。若疼痛持續(xù)超過兩周、出現(xiàn)關節(jié)變形或夜間靜息痛,應及時至骨科或運動醫(yī)學科就診,完善超聲或核磁共振檢查明確損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