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異物的癥狀
鼻腔異物可能出現鼻塞、流膿涕、鼻出血、鼻腔疼痛、嗅覺減退等癥狀。鼻腔異物通常由兒童誤塞異物、外傷殘留、醫(yī)源性操作不當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隨局部感染、黏膜損傷等并發(fā)癥。
1、鼻塞
鼻腔異物可能導致單側或雙側鼻塞,異物較大時可能完全阻塞鼻腔通道。鼻塞程度與異物大小、位置有關,可能伴隨呼吸音粗重或張口呼吸。若異物存留時間較長,可能引發(fā)鼻甲肥大或繼發(fā)感染。家長需觀察兒童是否頻繁揉鼻或呼吸不暢,及時就醫(yī)取出異物。
2、流膿涕
異物刺激鼻腔黏膜可導致分泌物增多,繼發(fā)細菌感染時會出現黃色或綠色膿性鼻涕。膿涕可能帶有血絲或異味,持續(xù)時間超過3天需警惕鼻竇炎。常見于植物性異物如豆類、紙團等,這類異物易吸水膨脹并滋生細菌。建議家長避免自行掏取,防止異物推向深部。
3、鼻出血
尖銳異物或反復掏挖可能損傷鼻黏膜血管,表現為間歇性少量出血或血性分泌物。常見于紐扣電池等腐蝕性異物,可能造成鼻中隔穿孔等嚴重損傷。若出血量較大或持續(xù)不止,可能需使用鹽酸腎上腺素棉片止血,并緊急處理異物。
4、鼻腔疼痛
異物壓迫或摩擦鼻腔敏感區(qū)域可引發(fā)局部刺痛或脹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前額或眼眶。腐蝕性異物如電池會釋放堿性物質導致進行性加重的灼痛。疼痛程度可作為判斷異物性質的參考,但嬰幼兒可能僅表現為哭鬧拒食。
5、嗅覺減退
異物阻塞嗅區(qū)或引發(fā)黏膜水腫時,可能出現暫時性嗅覺下降或喪失。長期存在的異物可能導致嗅神經末梢萎縮,造成永久性嗅覺障礙。這種情況需通過鼻內鏡檢查明確異物位置,取出后嗅覺多可逐漸恢復。
發(fā)現鼻腔異物后應保持鎮(zhèn)靜,避免用鑷子等工具自行取出??蓢L試讓孩子擤鼻排出淺表異物,但尖銳或電池類異物需立即就醫(yī)。預防方面需將小物件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教育孩子勿將物品塞入鼻腔。若出現發(fā)熱、頭痛等全身癥狀,提示可能并發(fā)鼻竇炎或顱內感染,需急診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