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反流癥狀有什么
胃反流癥狀主要有燒心、反酸、胸痛、吞咽困難、咽喉不適等。胃反流通常由胃酸分泌過多、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胃排空延遲、腹內壓增高、食管黏膜防御功能下降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調整飲食、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等方式緩解。
1、燒心
燒心是胃反流最常見的癥狀,表現(xiàn)為胸骨后或上腹部灼熱感,通常在進食后或平躺時加重。燒心可能與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有關,常伴隨反酸癥狀?;颊呖勺襻t(yī)囑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雷貝拉唑鈉腸溶片、鋁碳酸鎂咀嚼片等藥物抑制胃酸或中和胃酸。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睡前2-3小時避免進食。
2、反酸
反酸指胃內容物反流至口腔或咽喉部,可感覺到酸苦味液體上涌。長期反酸可能導致牙齒腐蝕和口臭。反酸通常與食管下括約肌松弛有關,可能伴隨打嗝、腹脹。建議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飲食,可遵醫(yī)囑使用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腸動力藥。
3、胸痛
胃反流引起的胸痛多位于胸骨后,可能被誤認為心絞痛。疼痛常呈燒灼樣或壓迫感,彎腰或臥位時加重。胸痛可能與胃酸刺激食管神經有關,嚴重時可放射至背部。需與心臟疾病鑒別,可遵醫(yī)囑使用硫糖鋁混懸凝膠保護食管黏膜,同時避免穿緊身衣物增加腹壓。
4、吞咽困難
長期胃反流可能導致食管炎癥或狹窄,出現(xiàn)吞咽困難癥狀。早期表現(xiàn)為吞咽固體食物不適,后期可能影響液體攝入。吞咽困難常伴隨胸骨后堵塞感,可能與食管黏膜損傷修復形成的瘢痕有關。需胃鏡檢查明確病因,可遵醫(yī)囑使用康復新液促進黏膜修復。
5、咽喉不適
胃酸反流至咽喉部可引起慢性咽炎表現(xiàn),如咽喉異物感、聲音嘶啞、慢性咳嗽等。夜間反流可能導致晨起聲嘶加重。咽喉不適可能與胃酸刺激喉部黏膜有關,常被誤診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建議抬高床頭15-20厘米,避免睡前飲食,可遵醫(yī)囑使用咽喉含片緩解癥狀。
胃反流患者需長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避免暴飲暴食。飲食選擇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燕麥、南瓜、香蕉等,避免咖啡、巧克力、薄荷等降低食管下括約肌壓力的食物。衣物選擇寬松舒適款式,避免增加腹壓。癥狀持續(xù)或加重時需及時就醫(yī),通過胃鏡等檢查排除巴雷特食管等并發(fā)癥。定期隨訪評估治療效果,調整用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