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怎么辦
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可通過臥床休息、牽引治療、內固定手術、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康復訓練等方式治療。股骨頸骨折通常由骨質疏松、外傷、骨腫瘤、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骨代謝異常等原因引起。
1、臥床休息
對于穩(wěn)定性骨折或身體狀況較差無法耐受手術的老年人,醫(yī)生可能建議短期臥床休息。臥床期間需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患肢內收或外旋,可在膝下墊軟枕減輕疼痛。家屬應每2小時協(xié)助翻身一次預防壓瘡,同時進行踝泵運動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
2、牽引治療
適用于骨折端移位不明顯且全身情況穩(wěn)定的患者。常采用皮牽引或骨牽引維持骨折復位,牽引重量一般為體重的1/7-1/10。治療期間需定期拍攝X線片監(jiān)測骨折位置,牽引時間通常持續(xù)4-6周。需注意觀察牽引部位皮膚情況,防止壓瘡或牽引針道感染。
3、內固定手術
對于GardenⅠ-Ⅱ型骨折且骨質較好的患者,可采用空心螺釘、動力髖螺釘等內固定裝置。手術需在骨折后48小時內完成,術后早期可在保護下負重活動。該方法能保留患者自身髖關節(jié),但存在骨折不愈合或股骨頭壞死風險,術后需定期復查X線片。
4、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
適用于GardenⅢ-Ⅳ型骨折或合并嚴重骨質疏松的老年患者。根據患者年齡和活動需求可選擇半髖置換或全髖置換,假體類型包括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術后第1天即可在助行器輔助下床活動,能有效避免長期臥床并發(fā)癥。但需預防假體脫位、感染等風險。
5、康復訓練
術后康復分三個階段:早期進行踝泵運動、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等床上訓練;中期逐步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和肌力訓練;后期加強平衡和步態(tài)訓練??祻瓦^程中需使用助行器保護3-6個月,避免患肢過度負重。建議在康復醫(yī)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
老年人發(fā)生股骨頸骨折后應盡早就醫(yī),根據骨折類型和全身狀況選擇合適治療方案。術后需加強營養(yǎng)支持,保證每日蛋白質和鈣質攝入,適量補充維生素D。定期復查骨密度,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抗骨質疏松藥物。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跌倒措施,保持適度日照和負重運動,維持骨骼健康。康復期間出現患肢疼痛加劇或活動受限需及時復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