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第一次沒有接好怎么辦
骨折第一次沒有接好可通過手法復位、外固定調整、手術矯正、康復訓練、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骨折復位不良可能由復位技術不足、固定不牢固、過早負重、骨骼愈合異常、合并感染等原因引起。
1、手法復位
適用于輕度錯位的閉合性骨折。由骨科醫(yī)生通過牽引和手法調整骨折斷端位置,需配合影像學檢查確認復位效果。復位后需重新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常見于兒童青枝骨折或橈骨遠端骨折等情況。
2、外固定調整
針對外固定架或石膏固定失效的情況。需拆除原有固定物,評估骨折愈合進度后更換更穩(wěn)定的外固定裝置。例如使用可調節(jié)式外固定架替代傳統(tǒng)石膏,適用于脛骨或肱骨等長骨骨折。
3、手術矯正
嚴重錯位或陳舊性骨折需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通過鋼板螺釘如鎖定加壓鋼板或髓內(nèi)釘如交鎖髓內(nèi)釘實現(xiàn)解剖復位,適用于股骨干骨折或尺橈骨雙骨折等情形。術中可能需植骨促進愈合。
4、康復訓練
復位后需循序漸進進行關節(jié)活動度和肌力訓練。早期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等長收縮練習,后期逐步增加抗阻訓練。配合物理治療如超聲波或低頻脈沖電刺激,幫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
5、定期復查
每4-6周進行X線檢查監(jiān)測骨折對位及愈合情況。若出現(xiàn)延遲愈合需考慮體外沖擊波治療,骨不連則可能需二次手術。復查時應評估患肢神經(jīng)血管功能和疼痛程度變化。
骨折復位不良后需避免患肢過早承重,保持均衡飲食補充蛋白質和鈣質,如牛奶、魚肉及深綠色蔬菜??祻推诳蛇M行游泳或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嚴格遵醫(yī)囑進行功能鍛煉,出現(xiàn)異常腫脹或疼痛加劇需立即就醫(yī)。夜間睡眠時可抬高患肢減輕水腫,冬季注意患處保暖促進血液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