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長了小紅疙瘩是蕁麻疹嗎
皮膚紅癢紫外線過敏可通過避免日曬、冷敷處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光療脫敏等方式緩解。紫外線過敏通常由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藥物光敏反應、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避免日曬
急性期需嚴格避免紫外線暴露,選擇UPF50+防曬衣物及廣譜防曬霜,外出時佩戴寬檐帽與墨鏡。建議在紫外線指數較低的清晨或傍晚出行,避免10點至16點強光時段活動。陰天仍需防曬,云層僅能阻擋部分UVA輻射。
2、冷敷處理
使用4-6℃冷藏生理鹽水濕敷患處,每次15分鐘,每日2-3次。冷敷可收縮毛細血管減輕紅腫,降低皮膚溫度緩解灼熱感。避免直接用冰塊接觸皮膚,防止凍傷。濕敷后及時涂抹無刺激保濕霜保護皮膚屏障。
3、外用藥物
急性期可遵醫(yī)囑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等中弱效糖皮質激素,連續(xù)使用不超過7天。非激素類如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適用于面部等薄嫩部位。伴隨滲出時可配合硼酸洗液濕敷。
4、口服藥物
嚴重者可短期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劑等抗組胺藥控制瘙癢。頑固病例可能需要羥氯喹片等抗光敏藥物,需監(jiān)測視網膜毒性。維生素B族和煙酰胺有助于增強皮膚光耐受力,但需避免大劑量維生素C誘發(fā)光敏。
5、光療脫敏
反復發(fā)作患者可在冬季進行窄譜UVB漸進式照射,初始劑量為最小紅斑量的70%,每周2-3次逐漸增量。治療期間需密切監(jiān)測皮膚反應,配合使用修復類醫(yī)用敷料。該方法需在專業(yè)醫(yī)療機構由醫(yī)師操作完成。
日常需建立長期防曬習慣,選擇物理防曬劑如氧化鋅成分產品。增加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亞麻籽等抗炎飲食,避免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茴香等。建議每2年進行皮膚鏡檢監(jiān)測光損傷情況,合并自身免疫疾病者需定期篩查抗核抗體。急性發(fā)作期間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護膚品,沐浴水溫控制在37℃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