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茭白具有清熱生津、利尿通便等功效,但脾胃虛寒者需慎食。茭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適合便秘、水腫人群食用,但草酸含量較高,腎結石患者應限制攝入。
1、清熱生津
茭白性寒味甘,能緩解暑熱煩渴。其水分含量超過90%,適合夏季補充體液。陰虛火旺者可用茭白配伍蓮藕榨汁飲用,但腹瀉者不宜過量食用。
2、利尿消腫
茭白中鉀元素含量突出,每100克含鉀200毫克以上,能促進鈉離子排出,對高血壓引起的水腫有改善作用。建議與冬瓜同煮增強利水效果。
3、改善便秘
茭白膳食纖維達1.9克/100克,可刺激腸道蠕動。所含菰黑粉菌多糖能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適合老年性便秘患者每周食用2-3次,建議清蒸保留纖維成分。
4、控制血糖
茭白多糖成分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能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糖尿病患者可用茭白替代部分主食,但需注意每日攝入量不超過150克。
5、補充營養(yǎng)
茭白含維生素B1、B2及鋅、硒等微量元素,其中維生素B1含量0.04mg/100g高于普通蔬菜,適合妊娠期婦女適量補充,建議搭配瘦肉烹調(diào)提高吸收率。
食用茭白時建議選擇筍體飽滿、基部無黑斑的新鮮產(chǎn)品,烹調(diào)前需焯水去除部分草酸。脾胃虛弱者可加入姜片同炒中和寒性,腎結石患者每周食用不超過1次。儲存時需保持濕潤環(huán)境避免纖維老化,切開后盡快食用以防氧化變色。特殊人群食用后如出現(xiàn)腹脹、腹瀉等不適,應立即停止攝入并咨詢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