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周炎該如何治療
甲周炎可通過局部消毒、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切開引流、拔甲術等方式治療。甲周炎通常由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外傷、嵌甲、長期接觸刺激性物質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甲周炎早期癥狀較輕時,可使用碘伏溶液或酒精對患處進行消毒處理。消毒時需將消毒液均勻涂抹在紅腫區(qū)域,每日重復進行2-3次。消毒后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接觸污水。若伴有輕微疼痛,可配合冷敷緩解癥狀。
2、外用藥物
對于細菌性甲周炎,可遵醫(y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類外用藥。真菌感染引起的甲周炎需使用酮康唑乳膏或聯(lián)苯芐唑乳膏等抗真菌藥物。用藥前需清潔患處,薄層涂抹藥物后覆蓋無菌紗布。若用藥3天后癥狀無改善需及時復診。
3、口服藥物
感染較重時可口服頭孢呋辛酯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抗生素。真菌性甲周炎需口服伊曲康唑膠囊或特比萘芬片。服藥期間禁止飲酒,需完成整個療程。出現(xiàn)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并就醫(yī)。
4、切開引流
當甲周炎形成膿腫時,需由醫(yī)生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切開引流。手術會切開膿腫排出膿液,并用生理鹽水沖洗膿腔。術后需每日換藥,保持創(chuàng)面清潔。切口一般5-7天愈合,期間避免沾水。
5、拔甲術
反復發(fā)作的慢性甲周炎或嚴重嵌甲導致的甲周炎,可能需部分或全部拔除指甲。手術在局麻下進行,術后用凡士林紗布覆蓋甲床。新指甲生長需3-6個月,期間需定期復查防止感染。
甲周炎患者日常應保持手部干燥清潔,避免咬指甲或過度修剪。接觸化學物品時需戴防護手套。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發(fā)現(xiàn)甲周紅腫應及時處理。治療期間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有助于傷口愈合。若癥狀持續(xù)加重或伴隨發(fā)熱,須立即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