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斑紫癜區(qū)別是什么
瘀斑和紫癜都是皮下出血的表現,但紫癜通常指直徑小于10毫米的出血點,而瘀斑則是直徑超過10毫米的片狀出血。兩者可能由血管異常、血小板減少或凝血功能障礙等因素引起。
紫癜表現為皮膚或黏膜下的小出血點,按壓不褪色,常見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等疾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能與免疫異常、藥物副作用有關,患者可能伴有牙齦出血、鼻衄等癥狀。過敏性紫癜通常由感染、食物過敏誘發(fā),常伴隨關節(jié)腫痛、腹痛。治療需針對病因,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可使用醋酸潑尼松片、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等藥物,過敏性紫癜需避免過敏原并使用氯雷他定片緩解癥狀。
瘀斑多為較大面積的皮下出血,常見于外傷、凝血功能異?;蜓苎椎燃膊 Dδ苷系K如血友病患者輕微碰撞即可出現瘀斑,可能伴有關節(jié)腔出血。維生素K缺乏導致的凝血因子合成不足也會引發(fā)瘀斑,多見于肝膽疾病或長期使用抗生素者。嚴重肝病患者因凝血因子合成減少,可能出現自發(fā)性瘀斑伴黃疸、腹水。治療需補充凝血因子、維生素K或針對原發(fā)病干預。
日常需避免劇烈碰撞和外傷,均衡飲食保證維生素K攝入,如適量進食菠菜、西蘭花等綠葉蔬菜。長期服用抗凝藥物者需定期監(jiān)測凝血功能,出現不明原因瘀斑或紫癜應及時就醫(yī)檢查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等。老年人皮膚脆弱可加強防護,洗澡水溫不宜過高,避免用力搓擦皮膚。過敏性體質者應記錄可能誘發(fā)紫癜的食物或環(huán)境因素,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