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按壓和心肺復蘇的區(qū)別
胸外按壓是心肺復蘇的核心操作之一,心肺復蘇則包含胸外按壓、人工呼吸和電除顫等完整急救流程。
胸外按壓通過有節(jié)奏地按壓胸骨中下段,維持心臟泵血功能,為腦部和重要器官提供基礎血流。操作時需將手掌根部置于兩乳頭連線中點,垂直向下按壓5-6厘米深度,頻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鐘,按壓與放松時間相等。該操作單獨使用時僅能維持部分血液循環(huán),無法解決呼吸停止導致的缺氧問題。
心肺復蘇作為完整急救體系,在胸外按壓基礎上增加了開放氣道和人工呼吸環(huán)節(jié)。標準流程為30次胸外按壓配合2次人工呼吸,必要時需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儀進行電擊治療。該方法能同時解決循環(huán)中斷和呼吸停止兩大問題,顯著提高心臟驟?;颊叩拇婊罡怕?。醫(yī)療機構實施時還可能配合氣管插管、藥物注射等高級生命支持手段。
掌握胸外按壓和心肺復蘇技術對急救至關重要,建議參加專業(yè)機構組織的急救培訓課程,定期進行技能復習。日常應了解周邊自動體外除顫儀分布位置,遇到突發(fā)情況時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在專業(yè)人員到達前持續(xù)實施心肺復蘇。公共場所應配備急救設備并公示操作指南,社區(qū)可開展急救知識普及活動提升公眾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