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賁門腺癌
賁門腺癌是指發(fā)生在胃賁門部位的腺癌,屬于胃癌的一種特殊類型。賁門位于食管與胃的連接處,該區(qū)域腺體組織惡變形成的惡性腫瘤稱為賁門腺癌,主要表現(xiàn)有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體重下降等癥狀。

1、發(fā)病原因
賁門腺癌的發(fā)生與長期胃食管反流、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胃酸反復刺激賁門黏膜可導致巴雷特食管,這是重要的癌前病變。吸煙、酗酒、高鹽飲食等生活習慣也會顯著增加患病風險。部分患者存在CDH1基因突變等遺傳易感因素。
2、典型癥狀
早期可能僅表現(xiàn)為輕微燒心或反酸,隨著腫瘤進展會出現(xiàn)進行性吞咽困難,最初難以吞咽固體食物,后期連流質飲食也難以咽下。胸骨后持續(xù)隱痛、食物反流、嘔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癥狀也是常見表現(xiàn)。晚期患者可出現(xiàn)明顯消瘦、貧血等惡病質體征。
3、診斷方法
胃鏡檢查是確診賁門腺癌的首要手段,可直接觀察病變并取活檢。染色內鏡、放大內鏡能提高早期癌變檢出率。CT檢查用于評估腫瘤浸潤深度及淋巴結轉移情況,超聲內鏡可準確判斷腫瘤分期。腫瘤標志物CA72-4、CEA等輔助監(jiān)測病情進展。
4、治療手段
早期患者可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中晚期需采用根治性手術切除。根據(jù)病理分期配合化療方案,常用藥物包括替吉奧膠囊、奧沙利鉑注射液、卡培他濱片等。靶向治療如曲妥珠單抗注射液適用于HER2陽性患者。放療多用于術后輔助或姑息治療。
5、預后管理
五年生存率與確診時分期密切相關,早期病例可達80%以上。術后需定期復查胃鏡和CT,監(jiān)測復發(fā)轉移。飲食應少食多餐,避免過熱過硬食物。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可長期使用控制反流癥狀。營養(yǎng)支持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預防賁門腺癌需控制胃食管反流疾病,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1-2年進行胃鏡檢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長期反流癥狀者。出現(xiàn)持續(xù)吞咽不適時應盡早就診,早期診斷和治療可顯著改善預后。術后患者應嚴格遵循醫(yī)囑進行隨訪和康復管理。
相關推薦
02:11
02:37
02:57
0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