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應該要怎么治療
牙周病可通過齦上潔治術、齦下刮治術、藥物治療、牙周翻瓣術、引導性組織再生術等方式治療。牙周病通常由菌斑堆積、牙結石刺激、咬合創(chuàng)傷、內(nèi)分泌失調(diào)、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1、齦上潔治術
通過超聲波或手工器械清除牙齦緣上方可見的菌斑和牙結石,適用于早期牙齦炎。治療后可能出現(xiàn)短暫牙齒敏感,需避免冷熱刺激。
2、齦下刮治術
采用特殊器械清理牙齦溝內(nèi)深部牙結石和感染牙骨質(zhì),需配合局部麻醉。術后可能出現(xiàn)牙齦出血,可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輔助消炎。
3、藥物治療
米諾環(huán)素軟膏可局部注入牙周袋抑制厭氧菌,甲硝唑片聯(lián)合阿莫西林膠囊用于急性感染期。長期使用需警惕胃腸道反應。
4、牙周翻瓣術
通過手術翻開牙齦瓣徹底清創(chuàng),適用于深牙周袋伴骨吸收者。術后需用鹽酸米諾環(huán)素緩釋劑維持療效,6周內(nèi)避免硬食。
5、引導性組織再生術
在骨缺損處植入生物膜材料促進牙槽骨再生,需配合骨粉填充。術后需定期復查防止膜材料暴露感染。
日常建議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每日使用牙線清理鄰面菌斑,每3-6個月專業(yè)潔牙1次。吸煙者需戒煙,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血糖。出現(xiàn)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等癥狀時需及時就診,晚期牙周病可能導致牙齒脫落,早期干預可有效保留患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