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很癢怎么辦
皮膚瘙癢可通過保持皮膚濕潤、避免搔抓、冷敷止癢、使用外用藥物、口服抗組胺藥物等方式緩解。皮膚瘙癢通常由皮膚干燥、過敏反應、濕疹、蕁麻疹、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膚濕潤
皮膚干燥是引起瘙癢的常見原因,日常可使用保濕霜或潤膚乳涂抹患處,選擇不含香料和酒精的保濕產(chǎn)品,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避免使用堿性過強的肥皂或沐浴露。干燥環(huán)境下可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
2、避免搔抓
搔抓會加重皮膚損傷和炎癥反應,導致瘙癢惡性循環(huán)??杉舳讨讣谆蚺宕髅拶|(zhì)手套減少抓撓傷害。若瘙癢難忍可用手掌輕拍代替抓撓,穿寬松棉質(zhì)衣物減少摩擦刺激。
3、冷敷止癢
用冷毛巾或冰袋包裹后敷于瘙癢部位,每次10-15分鐘,冷刺激能暫時阻斷神經(jīng)傳導緩解瘙癢感。注意避免直接接觸冰塊導致凍傷,冷敷后及時涂抹保濕劑。
4、使用外用藥物
局部可遵醫(yī)囑使用爐甘石洗劑、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等藥物。爐甘石洗劑適用于急性瘙癢伴紅腫時;激素類藥膏用于炎癥性皮膚病;免疫抑制劑適合長期反復發(fā)作的濕疹。
5、口服抗組胺藥物
對于過敏性或蕁麻疹引起的瘙癢,可遵醫(yī)囑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第二代抗組胺藥,這類藥物嗜睡副作用較小。夜間瘙癢明顯者可聯(lián)用第一代抗組胺藥如馬來酸氯苯那敏片。
日常應注意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如花粉、塵螨等,飲食上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選擇棉質(zhì)透氣衣物。若瘙癢持續(xù)超過兩周、伴隨皮疹擴散或發(fā)熱等癥狀,需及時就診排查糖尿病、肝膽疾病等系統(tǒng)性疾病可能。洗澡后3分鐘內(nèi)是涂抹保濕劑的最佳時機,此時皮膚表層水分尚未完全蒸發(fā),有助于鎖水保濕。冬季可增加維生素E乳的使用頻率,避免電熱毯長時間烘烤導致皮膚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