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連性腸梗阻怎么辦
粘連性腸梗阻可通過胃腸減壓、禁食禁水、藥物治療、灌腸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粘連性腸梗阻通常由腹部手術后粘連、腹腔炎癥、腹部外傷、先天性粘連、腫瘤壓迫等原因引起。
1、胃腸減壓
通過鼻胃管將胃腸道內的氣體和液體吸出,減輕腸管擴張和壓力。胃腸減壓能緩解腹脹、嘔吐等癥狀,為后續(xù)治療創(chuàng)造條件。操作時需注意保持管道通暢,定期觀察引流液性狀和量。
2、禁食禁水
完全停止經口進食進水,避免加重腸道負擔。禁食期間通過靜脈輸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營養(yǎng)支持。待腸梗阻緩解后,逐步從流質飲食過渡到正常飲食。
3、藥物治療
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鈉注射液預防感染,解痙藥如鹽酸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緩解腸痙攣,生長抑素如醋酸奧曲肽注射液減少消化液分泌。藥物治療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用藥。
4、灌腸治療
采用溫鹽水或甘油灌腸劑進行灌腸,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出腸內容物。灌腸時需注意操作輕柔,避免損傷腸黏膜。灌腸后觀察排便情況和癥狀改善程度。
5、手術治療
對于保守治療無效、完全性腸梗阻或懷疑腸壞死的患者,需行粘連松解術、腸切除吻合術等手術治療。術后需加強護理,預防感染和再次粘連。
粘連性腸梗阻患者日常應注意飲食調理,避免暴飲暴食和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規(guī)律排便習慣,適當運動促進腸道蠕動。腹部手術后患者可遵醫(yī)囑進行腹部按摩,預防粘連形成。出現(xiàn)腹痛、腹脹、嘔吐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避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