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腳后跟疼咋回事
老年人腳后跟疼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骨質疏松、關節(jié)炎等原因引起,可通過熱敷按摩、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矯形器具、手術等方式緩解。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在醫(yī)生指導下干預。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長期受牽拉導致無菌性炎癥,表現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顯,活動后減輕??赡芘c長時間站立、肥胖或足弓異常有關。急性期可遵醫(yī)囑使用雙氯芬酸鈉凝膠局部涂抹,配合足底筋膜拉伸訓練。嚴重者需考慮體外沖擊波治療。
2、跟骨骨刺
跟骨骨質增生刺激周圍軟組織,行走時疼痛加劇。X線檢查可見骨贅形成。建議穿軟底鞋減少壓力,疼痛明顯時可短期使用塞來昔布膠囊,合并滑囊炎時可能需要局部注射治療。體重超標者需控制體重。
3、跟腱炎
跟腱反復微小損傷引發(fā)炎癥,表現為跟腱部位腫脹壓痛。多與突然增加運動量或穿不合腳鞋有關。急性期應制動休息,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貼敷,恢復期進行離心性力量訓練。慢性頑固性病例可能需要PRP注射。
4、骨質疏松
骨量降低導致跟骨承重能力下降,可能伴隨全身多部位骨痛。需進行骨密度檢測確診,基礎治療包括補充碳酸鈣D3片和阿法骨化醇軟膠囊,疼痛明顯時聯用依降鈣素注射液。日常需預防跌倒骨折。
5、關節(jié)炎
類風濕性或骨性關節(jié)炎累及跟距關節(jié)時,會出現關節(jié)僵硬和持續(xù)性疼痛。需檢測類風濕因子鑒別,可聯合使用甲氨蝶呤片和洛索洛芬鈉片。晚期關節(jié)畸形嚴重者可能需要關節(jié)融合術。
老年人日常應選擇有緩沖功能的運動鞋,避免赤腳行走。每日用溫水泡腳后做足部按摩,控制體重減輕關節(jié)負荷。補鈣同時保證每日曬太陽30分鐘促進維生素D合成。若疼痛持續(xù)2周不緩解或出現夜間靜息痛,需及時排查應力性骨折等嚴重病變??祻推诳蛇M行踩毛巾、抓趾等足部功能鍛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