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患者有哪些傳染方式
傳染科編輯
健康解讀者
傳染科編輯
健康解讀者
肺結核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和母嬰傳播三種方式傳染。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主要傳播途徑有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母嬰傳播、消化道傳播和血液傳播等。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并做好隔離防護措施。

肺結核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會將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排到空氣中。健康人吸入這些飛沫后可能被感染。這是肺結核最主要的傳播方式。飛沫傳播的風險與患者排菌量、接觸距離和環(huán)境通風情況有關?;颊咴诠矆鏊鶓宕骺谡郑人詴r用紙巾遮掩口鼻。
接觸傳播指健康人直接接觸患者的痰液、唾液等分泌物,或接觸被這些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后感染。這種傳播方式多見于家庭成員或密切接觸者。接觸傳播的風險可通過勤洗手、不共用生活用品等措施降低?;颊叩姆置谖飸咨铺幚恚廴疚锲沸柘?。
孕婦患活動性肺結核時,結核分枝桿菌可能通過胎盤感染胎兒,或在分娩過程中通過產道感染新生兒。這種傳播方式較為少見。孕期發(fā)現肺結核應及時治療,新生兒需進行預防性用藥。哺乳期患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決定是否繼續(xù)哺乳。

飲用未經消毒的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牛奶或乳制品可能導致消化道感染。這種傳播方式在實行牛奶巴氏消毒的地區(qū)已很少見。消化道傳播的肺結核多表現為腸結核,癥狀包括腹痛、腹瀉和體重下降。避免飲用生奶可有效預防此類傳播。
結核分枝桿菌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進入血液循環(huán)導致感染。這種傳播方式在醫(yī)療操作中可能發(fā)生,如使用被污染的醫(yī)療器械。血液傳播的肺結核較為罕見。規(guī)范的消毒措施和醫(yī)療操作可避免此類傳播。醫(yī)務人員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肺結核患者應注意隔離防護,居住環(huán)境保持通風良好,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患者使用的餐具應單獨清洗消毒,痰液需用專用容器收集并消毒處理。密切接觸者應進行結核菌素試驗篩查。合理膳食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可適量增加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的攝入。適當進行有氧運動,但應避免過度勞累。嚴格遵醫(yī)囑用藥是治療成功的關鍵,不可自行停藥或減量。定期復查胸部影像學和痰檢,監(jiān)測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