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子宮內膜異位癥的4個檢查正確診斷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我們也要重視到它的危害性,在平時身體有不正常的情況的后,一定要及時的檢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什么?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出現(xiàn)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又稱內膜異位癥。異位內膜可以侵犯肚臍、膀胱、腎臟、輸尿管、肺、胸膜、乳腺肺、胸膜、乳腺,甚至胳膊、大腿等,但多位于骨盆器官和壁腹膜,卵巢、宮骶韌帶最常見,其次是子宮和其他臟腹膜、陰道直腸隔膜等部位。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激素依賴性疾病,女性閉經后,異位內膜病灶可以逐漸萎縮吸收;懷孕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以暫時阻止疾病的發(fā)展。
子宮內膜異位癥在臨床表現(xiàn)上有種植、侵襲、遠程轉移等惡性腫瘤的特征。持續(xù)加重的盆腔粘連、疼痛和不孕是其重要的臨床表現(xiàn)。
子宮內膜異位癥狀
1、下腹痛和痛經:痛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癥狀,典型癥狀是繼發(fā)性痛經和性痛經惡化。疼痛部位多出現(xiàn)在下腹、腰骶骨和骨盆中部,有時會陰部、肛門和大腿疼痛,經常出現(xiàn)在月經來潮時,持續(xù)到生理日。少數患者可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下腹痛,經期加劇。
2、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不孕率有40%。引起不孕的原因是骨盆微環(huán)境的變化影響精卵的結合和運輸,免疫功能異常增加抗子宮內膜抗體,破壞子宮內膜的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卵巢功能異常引起排卵障礙和黃體不良等。中、重度患者可因卵巢、輸卵管周圍粘連而影響受精卵運輸。
3、性交不適:直腸子宮凹陷有異位病灶,局部粘連固定子宮后傾。性交時碰撞或宮縮引起疼痛,一般表現(xiàn)為深度性交疼痛,月經來臨前性交疼痛最明顯。
4、月經異常:15%-30%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月經量多,經期延長,月經不足或經前點滴出血??赡芘c卵巢實質病變、無排卵、黃體功能不足或合并有子宮腺肌癥和子宮肌瘤有關。
子宮內膜異位癥判斷
1、性交疼痛。
2、異位癥出血和疼痛。
3、溢乳和黃體功能不全。
4、原發(fā)或繼發(fā)性不孕。
5、腸功能變化:便秘或腹瀉,緊急排便痛便血。
6、泌尿系統(tǒng)癥狀:尿頻、尿急、尿痛、血尿。
7、繼發(fā)性生理痛惡化:痛經周期性,發(fā)生在月經前、月經后l~2天。
8、慢性骨盆疼痛:不是周期性、非特異性的疼痛,但疼痛妨礙患者,需要服用止痛藥。
9、月經異常:周期縮短,經期延長,經前2~3天有點滴出血。
子宮內膜異位癥檢查
1、x線檢查:單獨骨盆充氣造影骨盆充氣造影、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和單獨子宮輸卵管造影。多數內異癥患者有內生殖器官的粘連及與腸曲粘連。異位內膜最易種植于子宮直腸陷凹故粘連的內生殖器易發(fā)生于子宮直腸陷凹,使之變淺,尤其在盆腔充氣造影側位片顯示更明顯輸卵管卵巢可形成粘連團塊,在充拍片或在充氣造影顯示更清楚。碘油子宮輸卵管造影可保持通暢或通而欠暢往往24小時復查片中可見碘油因粘連而涂抹不佳呈小團塊狀或粗細不等的點狀似雪花樣表現(xiàn)。結合其他不育原因和痛經病史,有助于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
2、免疫學檢查:專家指出,近年來,很多研究認為子宮內膜癥的發(fā)病與免疫有關,細胞免疫缺陷的女性,內膜片可以種植在腹膜上引起內異癥。
3、腹腔鏡:為了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有效方法,在鏡檢中最新鮮的栽培爐呈黃色小水泡的生物活性最強的是大火焰狀出血爐,多散落在爐子里融合成咖啡色的斑塊,深處移植的骶骨韌帶變粗,硬化縮短的盆底腹膜瘢痕形成,子宮直腸窩變淺
4、超聲波:內膜樣囊腫的聲像圖像粒狀的微小回聲像粒狀的微小回聲像囊液粘稠,內部浮動有內膜碎片時,與畸形腫瘤內脂肪中含有毛發(fā)的回聲特征相似有時內部分隔分為幾個大小不同的囊腔,各囊腔之間的回聲不一致,常與子宮粘連,兩者的邊界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