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應(yīng)該給予幼兒自主權(quán)?
學前教育編輯
醫(yī)普小新
關(guān)鍵詞: #幼兒
學前教育編輯
醫(yī)普小新
關(guān)鍵詞: #幼兒
對于1~4歲的孩子,一般家長以孩子太小為理由代替一切。其實,只要是孩子能夠做、應(yīng)該做、做起來安全的事情,父母應(yīng)該讓孩子有機會做決定。哪些是幼兒有能力決定的事情呢?
一、自已進食。孩子想要自己進食時,就由他自行嘗試,只要為他系上圍兜即可。孩子在練習自己吃飯時常常會弄得滿臉、滿地都是,這是很正常的,不要因此而責怪他,剝奪他學習的機會。
二、對衣服樣式、顏色的選擇。天氣冷的時候可以建議孩子戴上帽子、穿上外套,但對于外套里的衣服,則可以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三、玩具共享。孩子不想和同伴分享玩具,發(fā)生爭吵時,不要匆忙介入爭吵,要讓孩子自己解決。
四、獨處的地方。當孩子心情不好或情緒不佳時,有選擇獨處的自主權(quán),這段時間暫時不要去打擾他。
五、游戲區(qū)的選擇。讓孩子自己決定在哪個地方玩玩具,以不妨礙他人為原則,在這段時間這地方是屬于他的游戲區(qū),父母不要去干擾他。
六、哭的權(quán)力。當孩子受到挫折、受傷時,讓他盡情地發(fā)泄。孩子有哭泣的權(quán)力,這時不要對他說話或身體作出反應(yīng),孩子停止哭泣后,和他商量發(fā)生了什么事?為什么哭得這么傷心?
七、戀愛情結(jié)。當孩子們特別喜歡某種東西(如洋娃娃、毛巾等)時,不管他們?nèi)ツ睦铮麄兌急仨殠е?。一旦他們失去它,孩子們的情緒就會焦躁不安。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戀愛情結(jié)會自然退卻,父母不能強迫孩子改變這個習慣。
八、午睡問題。大部分家長(或幼兒園)在午在午飯后安排孩子午睡,如果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不斷地想起來,不要強迫他繼續(xù)躺在床上,可以讓他呆在房間里,以不干擾他人為原則。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