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房出血是什么原因
夫妻保健編輯
醫(yī)普觀察員
夫妻保健編輯
醫(yī)普觀察員
夫妻同房出血可能與陰道損傷、宮頸病變、子宮內膜異位癥、生殖道感染、凝血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避免延誤治療。

同房過程中動作過于劇烈或潤滑不足可能導致陰道黏膜機械性損傷,表現為鮮紅色出血伴疼痛。輕微損傷可通過暫停同房、保持會陰清潔自行恢復。若出血持續(xù)需排除深部裂傷,必要時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修復。
宮頸炎、宮頸息肉或宮頸上皮內瘤變等疾病會使宮頸組織脆弱易出血,接觸性出血常為暗紅色。需通過婦科檢查及TCT篩查確診,宮頸炎可遵醫(yī)囑使用保婦康栓,息肉需手術切除,CIN病變根據分級選擇宮頸錐切術。
異位至宮頸或陰道的子宮內膜組織會在同房刺激下出血,多伴隨進行性痛經。確診需陰道超聲或腹腔鏡檢查,可遵醫(yī)囑使用地諾孕素片或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抑制病灶,嚴重者需手術清除異位灶。

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病等感染會導致黏膜充血糜爛,同房后出現血性分泌物。需白帶常規(guī)檢查確診,滴蟲感染口服甲硝唑片,細菌感染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陰道栓,治療期間禁止同房。
血小板減少癥、血友病等血液疾病會使輕微摩擦即引發(fā)出血,常伴身體其他部位瘀斑。需凝血功能檢測確診,輕型可補充維生素K1注射液,嚴重凝血因子缺乏需輸注新鮮冰凍血漿或冷沉淀。

日常應注意同房時動作輕柔并使用潤滑劑,月經期避免性生活。出血后及時用溫水清洗外陰,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建議記錄出血頻率與月經周期變化,就醫(yī)時攜帶既往檢查報告。長期反復出血者需排查惡性腫瘤可能,40歲以上女性應定期進行HPV和TCT聯(lián)合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