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掛什么科檢查比較好

腸道問題通常建議掛消化內科或普外科檢查,常見病因包括腸道炎癥、腸易激綜合征、腸息肉、腸梗阻、腸道腫瘤等。消化內科主要負責功能性及炎癥性腸病診治,普外科則處理需手術干預的器質性疾病。
消化內科是腸道非急癥的首選科室,適合處理慢性腹瀉、便秘、腹痛等癥狀。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常有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可能與內臟高敏感性有關,可通過胃腸動力檢測評估。潰瘍性結腸炎多表現為黏液膿血便,結腸鏡檢查可見黏膜連續(xù)性糜爛,需使用美沙拉嗪腸溶片等藥物控制炎癥。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腹脹,可嘗試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調節(jié)菌群。
普外科主要處理需要手術的急性或器質性病變。突發(fā)劇烈腹痛伴嘔吐可能提示腸梗阻,腹部CT可見腸管擴張及液氣平面,嚴重時需行腸粘連松解術。腸道腫瘤患者可能出現便血或腸梗阻癥狀,結腸鏡檢查發(fā)現腫塊后,常需腹腔鏡根治性切除術。急性闌尾炎初期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血常規(guī)顯示中性粒細胞升高,確診后需急診闌尾切除術。
肛腸外科專精下消化道末端病變,痔瘡患者排便時可能出現無痛性鮮血便,肛門鏡檢可見靜脈曲張團塊,嚴重者需行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肛周膿腫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超聲檢查可明確膿腔范圍,多數需要切開引流。直腸脫垂患者可見黏膜脫出肛門外,排糞造影能評估脫垂程度,重度病例需經腹直腸固定術。
腫瘤內科負責晚期腸道惡性腫瘤的系統(tǒng)治療。結腸癌肝轉移患者可使用奧沙利鉑注射液聯合卡培他濱片進行化療,配合貝伐珠單抗注射液靶向治療。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需定期腸鏡監(jiān)測,確診后根據分期選擇新輔助放化療方案。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導致類癌綜合征,生長抑素類似物如醋酸奧曲肽注射液可控制激素分泌癥狀。
急診科處理危及生命的急性腸道疾病。突發(fā)全腹劇痛伴板狀腹可能為腸穿孔,立位腹平片顯示膈下游離氣體時需緊急剖腹探查。大量鮮紅色血便伴休克癥狀提示下消化道大出血,急診腸鏡檢查同時需快速補液輸血。食物中毒出現嘔吐腹瀉伴脫水時,需立即建立靜脈通道補充電解質溶液。
日常應注意保持規(guī)律飲食,適量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避免過度進食辛辣刺激食物。出現持續(xù)腹痛、排便習慣改變、便血等癥狀超過兩周應及時就診,檢查前3天需低渣飲食,腸鏡檢查前日需服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清潔腸道。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5年進行一次腸癌篩查,有家族史者應提前至35歲開始定期檢查。